2025年7月5日上午,厦门医学院临床医学院“亲清晋企行,青衿铸医心”实践队的身影,走进了晋江经验馆与循迹刺桐主题展馆。这场实践之行,既是为解码晋江企业家精神而踏上的“寻根之旅”,更是在“拼搏”的底色与“坚守”的坐标中,与医者初心进行的一次深度“精神共鸣”。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晋江经验馆。张双供图
晋江经验馆的三个展厅构成了立体的精神坐标系。“历史记忆”展厅里,泛黄照片中家庭作坊与古朴工具,是晋江人“爱拼才会赢”信念的最初载体——在“高产穷县”时期,这些看似简陋的生产单元,已孕育着突破资源桎梏的原始动力。从“拼体力”的家庭作坊到“拼智慧”的企业集群,从“求生存”的代工生产到“创品牌”的自主创新,展厅里的每一件实物都是精神发展的见证:从家庭作坊的针线到现代企业的智能生产线,晋江企业家精神从“敢拼”到“会拼”的迭代,都是在实践中不断突破、在需求中持续发展的结果。
图为讲解员向队员讲解晋江企业从代工到创牌的发展史。张双供图
循迹刺桐主题教室里,习近平总书记22次泉州之行的足迹与63处实践印记,勾勒出企业家精神成长的生态密码。“民营经济”、“县域特色”等主题单元的展陈,清晰地展现出:晋江企业家的“敢为天下先”,从来不是孤立的冒险,而是植根于政策引导与市场规律共生共荣的土壤。这种“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的良性互动,让拼搏精神有了可持续生长的养分,最终转化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图为实践队在循迹刺桐主题展馆合照。邹慧燕供图
此次实践的深层意义,在于让队员们真切领悟:晋江企业家精神的内核,是将“潜在可能”转化为“现实可行”的强劲行动力,更是将“责任担当”提炼为“实践方法”的高效转化力。实践队后续将走访的七匹狼、劲霸等企业,正是这种精神的生动载体;而医学生未来将面对的手术台与实验室,亦将成为这种精神延伸的全新场域——未来临床学习中,当如晋江企业“突破工艺壁垒”般精研基础技能;医患沟通时,当如晋江企业“坚守诚信根本”般践行医者德行,让“创新、诚信、拼搏”成为从医之路上的鲜明精神坐标。
通讯员:桂伊涵、林烨鑫、邹慧燕、吴冕君、陈琪廷、陈雅莉、何雨佳、张双、颜嘉铭、李怡静、李依萍、王南希、黄思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