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的号召,探索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新动能与新机遇,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橘井”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于今年暑期奔赴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黄山市,开展了为期15天的“中医药+旅游”深度调研活动。团队深入景区、药企、中医馆、乡村及文旅管理部门,通过实地考察、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为黄山打造独具魅力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目的地贡献了青春智慧。
一、深入一线,探寻融合现状与发展痛点
调研期间,橘井团队足迹遍布黄山风景区、徽州区、屯溪区等核心区域。团队成员走访了黄山市中医院,西递等,了解现有旅游产品中中医药元素的融入程度;探访了新安医学文化馆,学习新安医学特色和中医药产业发展情况;与黄山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进行座谈,深入了解当地推动中医药旅游融合的政策规划与面临的挑战。同时,团队还面向游客、居民和从业者发放了百余份问卷,广泛收集市场反馈和基层声音。
二、聚焦“新安医学”特色,挖掘融合潜力
调研发现,黄山市坐拥底蕴深厚的新安医学资源、丰富优质的中药材资源(如贡菊、山茱萸、祁术等)以及世界级的自然生态景观,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当地已在部分景区引入中医药文化展示、药膳体验、养生讲座等项目,部分药企也开展了观光工厂和研学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然而,团队也敏锐地捕捉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中医药文化内涵挖掘与旅游场景结合不够深入,特色产品体系尚未系统化,产业链条有待延伸,专业人才相对缺乏,品牌影响力与营销力度仍需加强等。
三、青春视角献良策,助力黄山打造“康养福地”
基于详实的调研数据和分析,橘井团队提出了系列具有建设性的建议:
1. 打造主题化精品线路:设计串联名山(黄山)、古城(徽州古城)、药乡(如某中药材种植基地)、医馆(新安医学文化馆/特色中医馆)的“养眼·养心·养生”主题旅游线路。
2. 深化体验式产品开发:在景区、酒店、民宿中嵌入如新安医学特色诊察(体验)、道地药材辨识、养生药膳定制、太极/八段锦教学、中医药香囊/药皂制作、森林康养步道等沉浸式、互动性强的项目。
3. 强化文化IP与品牌建设:系统梳理和包装“新安医学”文化IP,讲好黄山中医药故事,开发具有徽州文化特色和中医药元素的文创产品。
4. 推动产学研协同发展:建议加强政府、企业、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合作,共同研发标准化的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产品,培养复合型人才。
5. 完善智慧服务平台:利用数字化手段,提供便捷的中医药旅游信息查询、在线预约、健康咨询等服务。
四、实践育人,展现青年担当
此次调研不仅是一次深入了解国情社情的宝贵实践,更是“橘井”团队成员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生动体现。团队成员江雨婷表示:“我们深刻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黄山市发展中医药旅游的巨大潜力。作为中医药相关专业/文旅相关专业的学生,我们希望通过调研成果,为地方特色产业发展贡献一份青春力量,也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中医药文化。”
黄山市相关部门对橘井团队的调研成果给予了积极评价,认为其建议“视角新颖、切合实际、富有启发性”,为当地推动中医药健康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本次“橘井”团队黄山之行,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地方发展的一个缩影,展现了当代青年学子关注国家战略、投身乡村振兴、传承优秀文化的责任与担当。他们的调研成果,正为黄山这座世界名山注入新的“康养”活力,描绘“中医药+旅游”融合发展的美好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