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共青团中央发起的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倡议,推动同学们近距离触摸传统文化肌理,体悟中华优秀文化的时代价值,进而唤醒青年群体的社会服务意识与文化传承自觉,促使大家在实践中明晰时代责任、传递人文关怀,为文化传承创新与社会发展贡献青春能量。2025年7月15日—7月17日,潍坊职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济’然相遇,齐鲁‘乡’约”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济南市开展实践活动。
1.艺韵铸魂,感悟时代丹青7月15日,实践团成员来到山东美术馆开启参观之旅。馆内艺术作品丰富多样,既有古朴典雅的传统书画,也有充满创意的现代装置艺术,每一件作品都寄托着创作者的所思所感,也映照出不同时期的文化特质。在讲解员的生动介绍中,大家详细知晓了作品背后的创作历程、所属艺术流派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深意。成员们驻足静观,体会笔墨勾勒间的气韵流动。
这次山东美术馆的参观经历,不仅让团队成员感受到了艺术的独特吸引力,更让大家深刻领悟到艺术作为文化载体的重要价值。艺术不仅可以滋养心灵、提升修养,还能够映照时代风貌、汇聚民族精神,把对美的向往融入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以青春之力传承和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为增强文化自信添砖加瓦。
- 非遗传承,探寻葫芦里的匠心
7月17日,团队成员前往友谊葫芦非遗文化产业园。抵达后,大家首先投入到葫芦生长时期所需工具的前期准备工作中,分工准备各类模具,为葫芦的健康生长做好基础保障。随后,在园长的带领下,成员们走进葫芦种植园,在园长的细心讲解下,成员们详细了解葫芦的生长周期、适宜的土壤条件、光照和水分要求等种植知识。园区内,团队成员们主动帮助园区清理杂草,体验农耕劳作的辛劳与乐趣。最后,大家参观了葫芦博物馆,馆内陈列的各式各样的葫芦造型令人叹为观止,有雕刻精美的图案、有镂空雅致的花纹,每一件作品都展现了匠人们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力。


此次产业园之行,让团队成员们深刻体会到非遗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传承的不易。葫芦虽小,却承载着传统技艺与民俗文化的精髓。成员们认识到,作为新时代青年,有责任和义务关注并参与非遗传承,让古老的技艺在当代焕发新的生机。
通过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的成员们收获颇丰,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当把实践中的所学所感转化为学习和奋斗的动力,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大学生的担当与使命,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等社会发展事业注入青春活力,让青春在实践中绽放光彩。
文稿:李中行
摄影:孟子涵
一审:陈恒卓
二审:邢洪茹
三审:黄振如
终审:丁德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