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报告

重走红色道路·深植家国之心 ——环政学院“三下乡”实践团与良西抗美援朝老兵对话

    时间:2025-08-14     阅读:
    来源:河南城建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红烛之光·青春砺行实践团

团队合照
向王老赠花
王老的士兵证、纪念章、勋章等
  (通讯员:陆千宇)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教育强国,奋斗有我”的时代号召,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红烛之光•青春砺行”三下乡实践团在暑期走进平顶山市鲁山县良西庄村,在这片浸润红色记忆的土地上,开展“重走红色道路·深植家国之心”主题实践活动。实践团通过探访抗美援朝老兵王庆祥,在泛黄的时光褶皱里打捞那段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聆听历史回响,共筑传承路。
  王庆祥,1933年生人,平顶山市鲁山县人,1951年,18岁的王庆祥响应国家号召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一名后勤通信兵。王老说通信兵是部队的 “千里眼”与“顺风耳”,他的任务是在后方与前线间传递情报、送达信件,看似在后方,实则时刻面临危险。今年92岁的王庆祥老人回忆起70多年前的战场岁月,眼中仍闪烁着坚毅的光芒。他与同队成员交谈许久,分享着他仍记忆犹新的事。 某次任务中,因着急送信在躲避敌人巡防时不小心摔倒,从而腿伤骨折,不得不惜别军营,复员回到家乡鲁山。
  王老向我们展示了士兵证,及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纪念章,绶带与主体闪耀着历史荣光,是对志愿军英雄壮举的崇高致敬。泛黄照片与简洁文字背后,是无数志愿军战士舍生忘死、保家卫国的身影,他们以热血青春铸就不朽功勋。这些物品不仅是个人与家庭的珍贵传承,更是国家与民族的历史见证,时刻提醒着我们铭记抗美援朝精神,传承先辈们的爱国热忱与奉献担当,在新时代续写家国奋斗新篇章 。
  临行前,王庆祥老人郑重地我们说:“现在的好日子是来之不易的,你们年轻人要珍惜,努力学习。要踏实,要认真。”短短几句话深深刻在我们心上。他特别提到,通信兵的使命是“准确、及时”,如今的青年也该如此:做任何事都要靠谱,把自己的岗位守住、做好,就是为国家出力。
  寻访结束后,队员们深受触动。“英雄”不仅是冲锋陷阵的战士,更是在平凡岗位上坚守使命的普通人。通信兵的“送信”之路,是战争年代的责任担当;而今天的青年,在校园、在社会岗位上的每一份努力,都是对这份精神的延续。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唯有铭记历史,传承老一辈的坚韧与担当,在学习和实践中锤炼本领,才能不负前辈的牺牲,不负时代的嘱托。
为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大精神,“红烛之光•青春砺行”实践团与抗美援朝老兵对话,深入感受那一段惊心动魄的时代。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报告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