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报告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时间:2023-07-24 关注:
三下乡网长沙七月五号电(通信员 韩晨 张颖)为了追思革命先烈,致敬革命英雄,重温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7月4号下午,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院)“红弘鸿宏”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全员赴湖南第一师范青年毛泽东纪念馆参观学习,开展了“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党史在青年运动上的生动体现,寻访党领导中国青年运动的光辉足迹,学习和传承中国共产党伟大历史和伟大精神。

图为团队成员到达湖南第一师范青年毛泽东纪念馆。三下乡网通讯员 鲁李昂 摄
 
湖南第一师范是一代伟人毛泽东同志青年时期学习、工作过的地方。在这里,毛泽东立下了"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宏伟愿望,实现了由一个爱国青年到职业革命家,从一个民主主义者到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在这里,毛泽东从事了建党建团等一系列革命活动,并从这里出发奔赴党的"一大”会场,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之一。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团队全体成员走进毛泽东与第一师范纪念馆展厅,从一幅幅历史影像、一本本历史资料中,了解青年毛泽东在此求学、执教以及从事早期革命活动的情况,感受一代伟人为国为民、心忧天下的家国情怀。沿着庄严古朴的廊道,大家依次参观了大礼堂、第八班教室、城南水井、第八班寝室、阅报室、城南书院等纪念点,感受一代伟人当年的书生意气和革命初心。馆内的文物和室外的革命活动纪念地,都见证了毛泽东救国求学、发展革命思想的风云历程;他题写的诗词文章和朴实的床铺,让大家切身感到一代革命先辈的坚持和操守。讲解员陆续带领团队成员参观了第一至第五展厅。在这五个展厅中,同学们和教师们近距离领悟“千年学府,百年师范”的内涵和青年毛泽东的求学之路。青年毛泽东的“静中求学,闹中取静”“不动笔墨不读书”给予团队成员思考与启示。

图为团队成员在聆听讲解员讲述。三下乡网通讯员 鲁李昂 摄
 
中共一大代表名录中的长沙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代表有毛泽东,何叔衡两位革命先烈。在中共一大代表名录中,其中毛泽东,何叔衡,李达三位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代表是湖南第一师范的校友。从风雨飘摇中诞生的中国共产党,从崎岖道路里走来的革命先烈,从南湖这一艘小船上点起的星星之火,都给予了我强烈的震撼。回首百年,是先烈的鲜血和牺牲铸就了新中国的基石,是先辈的拼搏和努力开创了社会主义的新局面,是前辈的创新和坚守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无数人的团结、奉献和汗水成就了现在的小康社会、民富国强。百年前,在这条红船上,因为有这样的一群青年,奋不顾身,百折不挠,无私奉献,才有了新中国的成立,人民和平幸福的生活的今天。
 
图为团队成员在参观红船历史。三下乡网通讯员 鲁李昂 摄
 
在此次湖南第一师范青年毛泽东纪念馆参观学习中,“红弘鸿宏”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受益匪浅。湖南省长沙市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旧址生动展现出革命星火年代湖湘青年学子的活跃思想与积极投身革命建设的如火激情。“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体现了毛主席谦虚谨慎、不耻下问的谦逊品德;体现了与“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校风的巧妙对接;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精髓和精神实质,不仅是毛主席对一师全体师生、对全国党员的谆谆教诲,还是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有机结合。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红色摇篮,哺育时代新人,将伟人思想投诸新时代,方可在巨大变革中把握机遇,在艰难险阻中砥砺前行。
 
图为团队成员在湖南第一师范青年毛泽东纪念馆前合影留念。三下乡网通讯员 鲁李昂 摄
 
作者:三下乡网 来源:三下乡网
三下乡报告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