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屿岐黄”志愿服务队走进青岛市将军台社区和青岛福彩四方润泽老年公寓,开展以“传播中医药文化、服务基层群众”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用专业知识和青春热情为群众送去健康与关怀。
一、扎根将军台社区:中医药赋能乡村生活(一)中医文化进社区,养生智慧入生活
7月19日清晨,将军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热闹非凡,志愿者们以“中医生活化”为核心,将中医药文化融入社区生活场景。志愿者们挨家挨户,手把手教村民推拿按摩手法,针对颈肩腰腿痛等常见问题,演示穴位按压技巧,“按揉合谷穴能缓解头痛,内关穴可改善心慌,大家平时看电视时就能按”。
图为志愿者为村民推拿按摩 演俊峰供图与此同时,其他志愿者带领村民体验“穴位保健操”,结合夏季特点讲解祛湿养生知识,“陈皮茯苓茶煮的时候加片生姜,既能健脾又能防感冒”。现场还展示了艾草包、刮痧板等简易工具,志愿者们还耐心示范如何用艾草包热敷缓解关节痛,让村民们在家就能轻松养生。村民李阿姨学得认真:“这些法子简单实用,比吃药方便多了!”
(二)田间走访听民声,把脉乡村发展
健康服务之余,志愿者们分成两组深入社区走访。在黄桃种植园,种植户王大叔正为果实保鲜发愁,“摘下来放不了3天,运远了就烂。志愿者们结合中药材炮制知识建议:“试试低温烘干技术,像枸杞那样做成干果,还能和菊花搭配成养生茶。”这一想法让王大叔眼前一亮,当即邀请志愿者帮忙设计包装文案。
走进村民家中,志愿者们重点记录乡村发展的痛点:社区卫生室设备陈旧,难以满足慢性病管理需求;留守儿童放学后缺乏托管场所;农产品销售渠道单一……独居老人张爷爷念叨“去镇医院拿药要走5公里”,志愿者们默默记下,计划后续协助对接药品代购服务。“你们愿意听咱老百姓的难处,比送啥都强。”张爷爷的话让志愿者们更坚定了服务决心。
图为志愿者了解民情 王语晨供图(三)田间劳作助农忙,体验农耕悟初心
7月20日,志愿者们走进田间地头,帮农户疏果、除草、浇水。葡萄大棚里,大家跟着农户学习套袋技巧,汗水浸湿衣衫却没人喊累;玉米地中,掌握“断根不伤苗”的除草方法后,动作越发熟练。农户刘大叔递来冰镇绿豆汤:“城里孩子能吃这份苦,不容易!”
劳作间隙,志愿者们发挥专业优势,为果园设计“中医药+生态种植”宣传语,如“黄桃配枸杞,护眼又养生”;还帮农户拍摄果园实景,计划通过短视频平台扩大销路。“不光帮干活,还帮想出路,这些孩子太实在了!”种植合作社负责人笑着说。
二、情暖老年公寓:爱心陪伴守“夕阳”
(一)暖心陪伴解孤寂,指尖温情传关爱
7月22日,青岛福彩四方润泽老年公寓里暖意融融。志愿者们带着自制的中药驱蚊香囊,分组开展陪伴服务。在活动室,志愿者们陪老人下棋、读报,教大家用手机视频通话,85岁的张奶奶学会后激动地说:“这下能天天看见远在北京的孙子了!”
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志愿者们带着香囊走进房间,一边轻柔地为老人按摩肩颈,一边听他们讲过去的故事。“这香囊味道真熟悉,像我年轻时在药铺闻的”,老人接过装有薄荷、金银花的香囊,凑近闻了闻,眼角露出笑意。志愿者们还为老人演示“鸣天鼓”“梳头功”等简易养生动作,“坐着就能练,帮助醒脑防健忘”。
图为志愿者分发中医药香囊 演俊峰供图(二)传统功法添活力,中医关怀日常化
在公寓多功能厅,志愿者们带领老人做“简化版八段锦”,将复杂动作简化成“抬手扩胸”“转腰揉腹”等招式,“这个动作能疏通三焦,缓解胸闷气短”。78岁的赵爷爷跟着比划,做完后直夸:“比坐着发呆舒服,浑身都松快了!”
图为志愿者带领老人练习八段锦 杨阳供图活动全程,志愿者们始终践行“尊重、耐心、安全”原则,与老人聊天时专注倾听,教动作时反复示范,赠送香囊时细心说明药材功效。公寓负责人说:“这些孩子真是有心了。”
图为青屿岐黄志愿服务队队员于泽润老年公寓前合影 杨阳供图三、实践总结:青春在服务中绽放价值
此次实践活动中,“青屿岐黄”志愿服务队累计服务群众400余人次,发放中医药自制香囊500余份。志愿者们不仅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能力,更在与基层群众的互动中深化了对“医者仁心”的理解。
队长杨阳在总结中说:“我们带着课本走进田间地头,带着知识走进社区公寓,收获的不仅是实践经验,更是对‘中医药扎根民间’的深刻认知。”据悉,服务队将持续跟进将军台社区的产业帮扶计划,协助开发中医药特色农产品;同时与老年公寓建立长效联系,定期开展健康服务。
从社区中医药入户的温馨话语到老年公寓的温情陪伴,“青屿岐黄”志愿服务队用青春力量诠释了中医药“治未病”的智慧,更践行了新时代青年“服务社会”的担当。这场跨越校园与基层的实践,让中医药文化如春风化雨,滋润人心,也让青春在奉献中绽放出最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