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报告

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学子走进吐峪沟乡:语言筑桥促团结 青春赋能助振兴

    时间:2025-08-31     阅读:
    来源: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师生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团队
  八月的火洲,瓜果飘香,热情似火。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师生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团队满怀热情地走进鄯善县吐峪沟乡,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推普社会实践活动。这支刚刚入选2025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的团队,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晨曦中的庄严启程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吐峪沟乡洋海夏村,团队成员与村民们共同参加了庄严的升旗仪式。在湛蓝的天空下,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体人员肃立行注目礼,齐声高唱国歌。这不仅仅是一次仪式,更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了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为推普活动拉开了充满意义的序幕。
  
  推普进乡村:语言相通促团结
  
  升旗仪式后,团队成员在村委会为村民代表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推普宣讲。师生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身边实例,生动讲解了推广普通话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加强文化交流、提升就业能力的重要意义。
  
  指导老师陈义新在现场表示:“普通话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桥梁,通过推广普通话,我们能够更好地传递党的惠民政策,帮助村民掌握最新农业技术,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真正实现语言赋能乡村振兴。”
  
  “学好普通话,走遍天下都不怕。”团队成员赵庆辉同学分享道,“普通话不仅是交流工具,更是连接外面世界的桥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销售农产品、获取就业信息、学习先进技术。”
  
  随后开展的“趣味绕口令”环节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四是四,十是十”,村民们从最初的羞涩尝试到后来的踊跃参与,欢声笑语回荡在村委会活动室。在“诵读中华经典”环节,团队成员带领村民一起朗诵《悯农》、《静夜思》等经典诗词,在抑扬顿挫的韵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体会国家通用语言的表现力。
  
  推普进校园:文化浸润筑未来
  
  下午,团队来到吐峪沟乡中心学校,为九年级学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推普主题活动。团队成员从学生的未来发展和成长需求出发,阐述了学好普通话对于继续深造、就业创业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学好普通话,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在趣味绕口令比赛中,同学们踊跃上台展示,比拼口齿清晰度,现场变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这个活动太有趣了,既锻炼了我们的普通话,又增强了自信心。”九年级学生阿力木高兴地说。
  
  随后的“写规范字·做文明人”硬笔书法活动更是深受欢迎。陈义新老师亲自指导学生书写:“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写规范字不仅是掌握一项技能,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同学们一笔一划认真书写,在横平竖直间体会汉字之美,在笔墨芬芳中感悟文化传承。
  
  青春力量彰显时代担当
  
  此次推普实践活动不仅提高了村民和学生的普通话应用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语言这座桥梁,增强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交融,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团队成员艾克拜尔表示:“看到村民们认真学习的样子,听到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我们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和团委对此次活动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从活动方案的精心策划到实践细节的反复打磨,全程参与指导,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冯莉莉老师在总结活动时表示:“这次推普活动只是一个开始,我们将建立长效机制,持续开展语言帮扶工作,真正让普通话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语言相通促心灵相通。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团队将继续深入乡村社区,坚决打通普通话推广的“最后一公里”,为促进民族团结、助力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在火洲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这个夏天,吐院学子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真情服务基层群众,在实践锻炼中增长才干,在奉献社会中锤炼品格,展现了新时代青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青春动能!
三下乡报告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