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高质量推进水网建设,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背景下,河南省鹤壁市、焦作市对于拟修建的水利工程进行前期准备。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前期可行性研究的实物调查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是工程的基石,为后续工程的规划与实施奠定基础。西安理工大学“豫水安澜”社会实践队于暑期前往鹤壁焦作协助设计单位开展坝区移民调查工作。实践队进入水库淹没区的村民家中,挨家挨户走访,询问并记录人口数量、家庭结构等信息,测量房屋的面积、结构与层数,查看新旧程度和使用状况,同步拍摄房屋内外照片以备后续核对,以及对房屋内无法搬迁的附属物进行登记统计。通过实地调查,为水库可行性研究提供数据支持,为坝区移民做好准备工作,践行水利人的使命与担当。
晨光中的"丈量者":用高精度数据记录每一寸土地 七月中旬的豫北大地,暑气蒸腾,在太行余脉与黄河故道交织的丘陵间,活跃着一群年轻的身影。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豫水安澜"社会实践队的学子们,深入河南鹤壁、焦作两地的坝区移民村落,开展了持续到月底的移民现状调查。队员们以自身为笔,以汗水为墨,在鹤壁的淇县、焦作的修武,记录移民房屋的每一寸数据,倾听百姓心中的每一份期盼,让水利学子的责任担当在豫北大地上落地生根。
每日清晨,队员们7点就要出发,背着红外测距仪,白板,表格等,徒步
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村民家中。在转移去下一个地方时,有时山路异常崎岖难走,队员们要手脚并用才能做到不掉队并且走的稳。偶然抓住野草稳定身形,手掌被刺划破,放在平日要贴个创可贴的创口,大家也只是翻过手掌一看,吹一吹或者随手一抹,随后若无其事的继续前行。
进入村民家中,队员们不仅要帮助专业人员使用红外测距测量,也要随时应对村民们的情况。由于深入山区,在家留守多为老人,他们有人一开始没明白实践队的来意,态度就会很不友好,队员们又要大声且耐心的解释来意,“您好,我们是中水北方设计院的,我们今天来是要……”,有时话语中带着无奈,但大家都没有抱怨,而是默默做着自己的事情。
每天结束,其实也就完成十几户统计,顶着三四十度的高温,队员们的衣服都是汗水浸湿晒干,晒干再浸湿,可看着手中精准记录的数据,那沾满汗水的数字和文字,大家都觉得很值。
烈日下的"民情录音机":用真心温度收录百姓心声 实践队除了测量任务外,探访民情也是一大工作内容。在有些队员测量时,剩下的人就打开录音,拿上笔记本,开始蹲在村民家中或田间地头,询问他们对库区移民的看法和移民后的生活需求和意见。
“这是我们家老院子了,我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也有亲人葬在这片地方了,确实是不太想走的。”,有老人这样说到,“不过响应号召嘛,在这建水库,也是为了大家,为了造福更多的人,何况搬迁条件也挺不错”。
在坝区移民调研中,实践队始终把民生福祉放在首位,用心倾听搬迁群众的心声。队员们和村民们聊了很多,从安置房的质量,配套与位置,到就业岗位的安置,对接与技能培训,从子女入学的问题到老人就医的问题,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群众的切身感受,队员们都一一记录和解释。坝区移民调查其实就是让移民群众在搬得出的基础上,真正实现稳得住、能致富、生活好,让政策的温度直抵人心,让发展的成果切实惠及每一个家庭。大家最终也都明白,丈量房屋前,要先丈量民心。
暮色中的“统计者”:统计精确数据,关心民生福祉 每天晚上,回到住宿的酒店后,队员们顾不上一天的疲惫,便又积极投入内业整理工作,大家将白天收集到的数据录入excel表格,再将记录的备注对应填入,核对照片是否清晰,并对照片进行分类整理和标注,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房间的灯光经常深夜还亮着。如果遇到有疑问的地方,队员们会及时向工程负责人请教,力求做到每一个数据都有迹可循,每一个记录都真实可靠。录入数据时很少有人说话,基本只有键盘敲击声与笔尖划过纸张的轻响,因为大家都清楚,一个错漏的数字、一个偏差的小数点,都会给后续工作埋下隐患。
青春答卷上的"水利印记":在实践中读懂民生 实践还未结束时,队员们的皮肤就已不复之前的白润光洁,但每个人的本子和纸上都记得满满当当。正所谓,红外测距仪能精准到毫米,却量不出院落中那一棵棵老树在村民心中的分量;纸笔和录音能清晰记录诉求,却录不完坝区移民对新生活的憧憬。我们水利人的尺子,既要量土地,更要量民心。而这段始于测量数据、归于百姓心声的旅程,让西安理工大学“豫水安澜”社会实践队的的水利学子们深刻理解:水利工程从来不是冰冷的钢筋混凝土,而是连接着万家灯火的温暖纽带。这段实践经历也让队员们明白,在建设水利工程时,不仅要计算坝体的抗压强度,更要考量移民的幸福指数;不仅要标注渠道的输水流量,更要关注百姓的生活质量。
结语
从陕西到河南,从学校到山村,实践队用脚步证明:青春的意义,在于将书本里的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能力,将课程所学的精度延伸到民生需求的维度。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上,在水利民生的沃土上,以青春之我,播撒责任的种子,收获成长的果实。未来,实践队队员们都立志根植于水利事业的沃土,为高质量推进国家水网建设和国家水利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