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矿”世奇才社会实践团的同学们抵达美丽的安徽省庐江县,开展社会实践工作。“矿”世奇才社会实践团立足二十大战略规划,旨在让地矿工作为乡村振兴赋能,推进停产矿区重建,让绿水青山再次转化为金山银山。
图1—成员在钟山铁矿生态修复区与原采矿工人合照
7月9日,实践团在一路徽风皖韵的洗礼中前往矾山镇。出租车司机孙叔叔热情地为我们介绍着庐江县的风土人情,言语间洋溢着的是满满的自豪。当我们问及是否了解矾山镇的历史时,孙叔叔不假思索地答道:“当然啦!这里矾矿的储量可是位居全球第二呢!”孙叔叔并不是矾山人,也没有在矿上工作过,但他说矾矿过去的辉煌无人不知。我们对这座千年小镇的历史更加好奇,也迫不及待地想要亲临矿场旧址,一探究竟。
下午,实践团到达了矾山镇人民政府。之前联系过的党建办公室汤主任接待了我们,向我们介绍了矾山镇两大铁矿——矾矿和钟山铁矿的基本情况。据悉,矾矿的开采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不仅有着全球第二的明矾储量,还有安徽化工之母的赫赫声名。而钟山铁矿也不逊色,在因环境问题停产后,紧跟矾矿的步伐开始生态修复,发展旅游业,计划在钟山铁矿旧址上打造顶级生态度假地。了解完基本情况后,实践团开会规划了路线和日程安排,展开了实地考察的行程。
图2—团队成员参观文旅局
7月10日,钟山铁矿天朗气清,微风阵阵。负责人刘矿长带领我们深入矿区生态修复现场,并展示了矿区土地治理、矿坑治理、污染治理和矿山的水域修复等方面的工作过程。我们站在矿山上俯瞰乡镇,是郁郁葱葱的农田和平整开阔的大路;我们站在矿山上回望旧址,是辛勤劳作的工人和欣欣向荣的绿色。功不唐捐,玉汝于成。钟山铁矿在完成自己的使命后,向着国家新的战略要求进发,定能实现乡村振兴,为百姓谋福利。
图3—钟山铁矿全貌
7月13日,实践团抵达矾矿遗址。在矾矿历史文化馆,我们看到了矾矿辉煌又耀眼的过去。当地居民李阿姨回忆说,七八十年代的矾矿生产三班倒,昼夜不停,灯火通明。所有工人都热火朝天,在矿上工作就是最大的荣光。2001年,矾矿的灯灭了,镇子也空了。直到生态修复的工程逐渐完工,矾矿才重新焕发了生机。八大窑、叫化窟、大照壁……庐南川藏线连接起“两园一海”、“两点多线”。矾山发扬矾文化和硒产业,打造产业兴、旅游活、生态美、百姓富的新乡镇。
图4——矾矿遗址八大窑
我们的实践活动持续到7月19日,“矿”世奇才不仅实地考察了矾山镇的矿区旧址,也深入走访了当地的居民、矿上的工人和政府的工作人员,收获颇丰。这十天说短也短,我们在矾山镇来回奔波,四处探访。这十天说长也长,我们低头用脚步丈量土地,也抬头仰望满天繁星,展望未来美好图景。停产矿区的重建,不仅关乎民生福祉,更是文化的传承、历史的延续。让地矿工作为乡村振兴赋能,为乡土情怀扎根,“矿”世奇才社会实践团矢志不渝。
图5—团队成员在矾山历史文化馆前的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