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报告

把微笑种进乡壤——锦州医科大学三下乡口腔科普

    时间:2025-09-02     阅读:
    来源:柴月 单楷淇
锦州医科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乡知乡爱,齿润故心——基层服务实践团”于7月24日到8月15日一同去往新疆、贵州、朝阳,开展关爱家乡服务。
蝉鸣揉碎了盛夏的光影,夏日的风裹着热忱,将这一群年轻的身影送往祖国需要的地方。当微笑挂在天真的脸上,当目光撞进孩子们淳朴的笑靥,那些关于成长、关于健康的故事,便在各个青年们去过的地方悄然拉开了序幕。这趟“三下乡”的旅程,是把书本里的文字种进祖国大地,也是让青春的温度,融进每一寸需要温暖的角落。
7月24日,志愿者们去了新疆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第三居民区进行口腔宣讲和输液知识科普活动。考虑到孩子们对打针的恐惧,他们没有直接讲解专业知识,而是先播放了一段动画短片:勇敢的“小药水战士”通过输液管进入人体,帮助生病的小熊打败病毒。“输液就像给身体派去一支特种部队,它们会悄悄钻进血管,把病毒赶跑。”志愿者用比喻的方式解释输液原理,同时展示了去掉针头的输液管模型,让孩子们触摸感受,“这些管子都是软软的,护士阿姨会轻轻把它们固定在手上,就像戴了个小手环。”
 
图为志愿者为小朋友讲解输液知识。李佳芮 摄
活动接近尾声时,志愿者们为每个孩子发放了包含儿童牙刷、牙膏和口腔健康手册的“健康礼包”,手册上用漫画形式呈现了今日科普的重点内容。实践团成员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健康知识走进乡村,守护好孩子们的成长。
7月26日,志愿者们来到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县委党校,为这里的40余名基层干部开展了一场兼具专业性与实用性的口腔健康知识宣讲和输液知识科普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提升基层工作者的健康素养,助力他们更好地服务群众,同时响应乡村健康知识普及的需求。
“大家平时刷牙时,会特意清洁舌苔吗?”志愿者持口腔解剖模型,以一个日常问题开启了口腔知识宣讲环节。台下的基层干部们纷纷摇头,不少人拿出手机对着模型拍照。志愿者随即讲解:“舌苔上的细菌滋生不仅会引发口臭,还可能间接影响牙齿健康。正确的做法是每天刷牙后,用牙刷轻轻刷洗舌苔,从里向外刷三次。”她边说边邀请坐在前排的干部上台,手把手演示正确的刷牙和舌苔清洁手法,台下不时响起会心的笑声。
 
图为志愿者正在为基层干部讲解牙齿健康知识。王尊硕 摄
稍作休息后,输液知识科普环节拉开帷幕。志愿者没有直接讲解理论,而是先播放了一段关于静脉注射原理的科普短片,随后拿出模拟输液器和手臂模型,演示输液前的消毒、穿刺等步骤。这次实践团带来的科普内容既专业又接地气,不仅能帮助干部们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更能让他们把这些知识传递给村民,真正实现‘健康知识进基层’的效果。”
8月15日上午,志愿者们来到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尚志乡尚志幼儿园,为大二班的20余名小朋友开展了一场生动有趣的口腔健康知识宣讲和输液知识科普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提升乡村儿童的健康认知水平,响应党的十九大关于健全农村儿童关爱体系的要求,助力乡村儿童健康成长。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小牙齿里住着哪些‘小怪兽’吗?”活动一开始,志愿者拿着绘有蛀牙细菌的卡通图册,用拟人化的语言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大二班的小朋友们纷纷举手,有的说“是虫子”,有的说“是糖果变的”,活动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志愿者顺势讲解道:“这些‘小怪兽’最喜欢不爱刷牙的小朋友,它们会在牙齿上打洞,让我们牙疼得吃不了糖果哦。”她边说边示范正确的刷牙方法,握着小朋友的手教他们“上牙往下刷,下牙往上刷,咬合面来回刷”,孩子们跟着节奏挥动着小牙刷模型,眼神里满是认真。
 
图为志愿者为小朋友们讲解刷牙法。柴月 摄
在口腔知识互动环节,志愿者们准备了牙齿模型和彩色贴纸。5岁的儿童拿着模型,小心翼翼地将代表“蛀虫”的黑色贴纸贴在“牙齿”上,又在志愿者的指导下用红色贴纸标记出需要重点清洁的部位。“我以后每天都要刷两次牙,不让蛀虫住进我的牙齿里。”一个小朋友举着模型向小伙伴们“炫耀”,稚嫩的脸上写满了决心。尚志幼儿园大二班班主任老师在一旁看着,欣慰地说:“村里的孩子大多由老人照顾,刷牙不规律是常事。这样的活动比我们反复叮嘱有用多了,孩子们听得懂、记得牢。”
这份“乡知乡爱”的承诺,终将在一次次奔赴中落地生根。实践团的脚步不会停歇,他们将带着这份对乡村的牵挂,持续把健康知识与温暖关怀送到更多角落,让每一颗牙齿都沐浴呵护,让每一份信任都收获安心,与社会各界一同为乡村健康的明天添光加彩。

 
三下乡报告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