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启幕,暑意渐浓。为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南京工程学院的学子正式启动2025年暑期实践志愿活动,将以志愿之名赴一场青春之约,用实际行动书写责任与担当。
志愿服务是践行社会责任的生动载体,更是青年成长的“第二课堂”。
今年暑期,青衿寻脉团的各位虽分别他处,但都共同努力,联合社区、乡村、公益机构等多方力量,完成自己的志愿活动。兴化市安丰镇祁威村、天津市宝坻区光荣院,都有着该团队的身影。
一些同学在学校的考研机构参与暑期志愿服务,一些同学在当地展开了社会服务,但该团队都关注到了一个社会问题——“老人问题”。
不论是前往村委会的施同学,还是前往光荣院的宋同学,都在参与志愿时关注了老人。他们走进养老院或老人的家中,陪伴老人,帮助老人,尽一些力所能及之事,如聊天,打扫卫生,整理房间,倒垃圾等。这些虽是小事,却如同一束光,照亮了老人们的心灵,让他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细节回忆01
在刚进入养老院的时候,青衿寻脉团的各位先与门卫王大爷进行了交流。可能是来的比较急,没有先打招呼,王大爷看到他们这群人的时候有些紧张,可能以为是遇到了坏人。当时的情景现在还历历在目。“你们是来干什么的?”王大爷中气十足的问到,眼睛死死盯着他们,似乎随时都能喊人来。学生们也被吓了一跳,不过很快便笑着解释“大爷,我们是来做志愿服务的,不是坏人。”王大爷上下打量了一下,发现并无恶意,便推过一本有些泛黄的登记簿“来,先登记一下。姓名、电话、来访事由,都写上。”登记的时候,与王大爷也是相聊甚欢。王大爷还笑着跟我们讲,他以前是多么壮实,多么厉害的,就算现在的养老院也一样厉害。
细节回忆02
正在养老院里打扫卫生的同时,青衿寻脉团的各位又遇到了刚回来的李大爷。看着李大爷拿着拐杖颤颤巍巍的走。他们立刻上前。“大爷你没事吧?需要我们的帮助吗?”李大爷刚想拒绝,但看到这样清澈热忱的眼神,便答应了下来。于是他们便一起送李大爷回了房间。在回去的路上,他们相互交流。从小事谈到大事,从一开始的询问姓名后面的谈论生活。这位大爷好像是很长时间没有看到年轻人了,和他们可以说是谈天说地。到了房间,李大爷看着他们说道。“多谢了,小同志们。”不知道这一声谢谢是对帮忙搀扶的感谢还是对聊天的感谢,也许都有吧。
细节回忆03
在他们正准备前往张奶奶的房间打扫卫生时,路上遇到了一位推着轮椅的刘爷爷。对于帮助老人青衿寻脉团的各位一向是义不容辞的。很快,仝同学,便主动请缨要去帮忙刘爷爷一起搬送。
至于为什么推的是轮椅?谁知道呢?不过在运送的过程中,仝同学也得知刘爷爷,是一个人住在这里。他对于我们的来到也可以说是非常欣喜,甚至邀请仝同学去他家里坐一坐。不过想到还要去帮忙打扫卫生,也可能是出于羞涩的原因,仝同学也是很快拒绝了。
其实老人们要的不多,不过是有人愿意坐下来听他们说说话,愿意扶着他们走几步,愿意记得他们年轻时的故事。这份关爱,不用轰轰烈烈,就藏在打扫卫生的耐心里,藏在搀扶的温度里,藏在一句“我听您说”的认真里——就像阳光落在身上,不灼人,却足够暖。
关爱老人,不需要惊天动地的壮举。一个温暖的微笑,一次耐心的倾听,一次顺手的帮忙,都是在他们生命的秋日里点燃一盏温暖的灯。每个人都会老去,今天我们付出的每一分善意,都是在为未来的自己播种温柔。从身边小事开始行动吧,你会发现那份回馈心灵的温暖,远超你的想象。
这个暑期,青衿寻脉团用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传递温暖,在教育帮扶、社区共建、敬老关怀中践行了志愿精神。尽管存在细节不足,但每一份付出都收获了真诚的笑容。未来,他们将总结经验,优化服务流程,努力做出更好的成绩,用青春力量为社会添暖增光。
实践感悟 青春的意义在于奉献,成长的价值在于担当。这个夏天,让我们告别“宅家模式”,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走进需要帮助的角落,用志愿行动为青春添彩,用实际付出为社会贡献力量。期待每一位学子都能在暑期实践中收获成长,让志愿精神在盛夏里绽放最美芳华。
---------仝子贤
实践的意义从不在“完成多少任务”,而在那些打破预设的相遇里——你会发现,哪怕只是很小的一件事,都在悄悄给彼此的夏天,留下一点不一样的重量。
---------田琮舜
这段经历让我明白,无论在哪个领域,“理解需求”和“踏实做事”都是核心。我真切感受到:我们的工作或许微小,但连接着无数人的梦想。这种“被需要”的价值感,大概就是社会实践最珍贵的收获吧。
---------宋翔
这段志愿经历,让我学会了俯下身听、沉下心做。往后再看“乡村”二字,眼里不再只有田野和炊烟,还有那些在村委会的屋檐下,用真心换真心的普通人,和他们守护的、热气腾腾的生活。
--------施宇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