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报告

西南石油大学“遂暖童行团”三下乡:“爱心蜀托”全方位升级,绘就少年暑期成长多彩画卷

    时间:2025-09-18     阅读:
    来源:西南石油大学“遂暖童行团”
  2025年7月7日至18日,西南石油大学“遂暖童行团”深入船山区仁里镇圣平家园社区,开展了为期两周的“爱心蜀托”公益假期托管服务。此次服务以“安全、学业、成长”核心框架,通过丰富多元的活动,为社区内60余名双职工子女和留守儿童打造了一个充实、欢乐且意义非凡的暑期。
  
  在安全保障维度,团队构建起“立体式”安全防护网。每日的家长接送确认制度,如同坚实的基石,为孩子们的健康与行程安全筑牢第一道防线。而安全课堂更是精心策划、亮点纷呈。首周,“交通安全情景模拟”活动别出心裁,志愿者们用彩色胶带在地面模拟出道路、斑马线等场景,孩子们化身“小司机”“行人”,在模拟交通环境中学习红绿灯规则、人行横道通行等知识,沉浸式体验让交通安全意识深深扎根;“溺水救援实操演练”则邀请专业人员指导,借助救生圈、长杆等道具,详细讲解溺水时如何自救以及如何科学地对他人进行施救,孩子们积极参与实操,掌握了实用的救援技能。次周,除了延续禁毒教育、地质灾害避险等课程,全新推出的“防校园欺凌专项活动”成为焦点。志愿者们通过生动的动画短片展示校园欺凌的不同表现形式,随后组织孩子们开展小组讨论,引导他们思考遇到校园欺凌时该如何保护自己、向谁求助,还编排了情景短剧,让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更深刻地理解校园欺凌的危害与应对方法,全方位强化孩子们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

 
  
  图中坐在桌子中间、正俯身与孩子们交流的同学,是我们团队的安全员赵高阳。
 
  
  此刻的他,面前摊开着签退记录表,手里握着笔,耐心地逐一对接每个孩子——有的孩子会小声确认“签完就能找爸爸妈妈了吗”,他都会笑着点头回应,再仔细核对姓名;遇到动作慢的小朋友,他也不催促,反而轻声提醒“别着急,慢慢写,确保安全最重要”。这份在细节里的耐心,正是他作为安全员的日常:不是简单的“督促签退”,而是从笔尖落下的名字开始,把“每个孩子都要安全交到家长手里”的责任,落实到每一次确认、每一句叮嘱里。
  
  就像图中他郑重捧着的那句“以爱陪伴共享成长”,他的“安全守护”从不是冰冷的流程:签退时会留意孩子有没有不舒服,家长来接时会主动说明孩子当天的情况,哪怕最后只剩一个孩子,他也会陪着等、耐心安抚。他用这种“把孩子放在心上”的细心,把“安全员”的职责,变成了带着温度的陪伴——既守住了安全的底线,也藏着和孩子们一起成长的温柔。
  
  学业辅导板块,志愿者们秉持“寓教于乐”的理念,持续深化趣味教学。“古诗接龙背记”“24点数学竞技”等经典趣味任务依旧深受孩子们喜爱,在此基础上,新增的学科知识小竞赛更是点燃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语文诗词填空赛中,从简单的五言绝句到稍难的宋词,孩子们积极抢答,在竞争与合作中积累诗词知识;数学速算挑战赛里,一道道精心设计的速算题目,让孩子们在快速运算中提升数学思维与计算能力;英语则开展了“单词接龙”“情景对话模拟”活动,激发孩子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此外,志愿者们还针对不同学段孩子的学业情况,进行一对一的作业辅导与学习方法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难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结营联欢会上,孩子们成为了舞台的主角,尽情展示两周以来的所学所获。安全知识情景再现环节,孩子们通过短剧表演,将交通安全、防溺水、防校园欺凌等知识生动呈现;学科知识竞赛成果展示中,他们自信地分享在诗词填空、数学速算等竞赛中的收获与感悟;手工、绘画作品展览区,精美的折纸、充满创意的树叶拓印、色彩绚丽的绘画作品,吸引了众多家长和志愿者驻足欣赏,孩子们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此次公益托管服务,不仅切实解决了社区双职工家庭暑期“看护难”的问题,为他们减轻了育儿负担,更重要的是,为留守儿童提供了难得的成长陪伴与关爱。社区居民张女士表示:“孩子们每天回家都兴奋地跟我们讲托管班的趣事,学到了不少安全知识,作业也不用我们操心了,真的特别感谢这些大学生志愿者。”“遂暖童行团”的志愿者们用40余节精心设计的主题课程、累计200余小时的贴心陪伴,为孩子们搭建起了成长的桥梁。他们以实际行动彰显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担当,也为高校公益实践如何更好地融入基层治理、服务社会民生提供了成功范例,让青春在奉献中绽放出了最绚丽的光彩。
三下乡报告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