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西南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河南信阳,循着红二十五军的足迹,在花山寨的红色旧址与何家冲的长征起点,触摸那段烽火峥嵘的岁月。
花山寨铸魂
踏入光山县花山寨会议旧址主题展示园,时光仿佛缓步流淌。徐宝珊、吴焕先、徐海东等将领的旧居静静矗立,警卫营房、鄂东北道委司令部等旧址,无声诉说着当年的革命岁月。匡氏八子弟参军雕塑、报信钟雕塑,凝固了军民同心的热血瞬间。
展馆内,红二十五军大事记清晰地勾勒出部队的发展轨迹;捷克式轻机枪(复制品)、手榴弹等展品,让人直观感受战斗的艰难;97位将军像与花山寨会议油画,尽显先辈的英勇无畏。
老战士传薪
抗美援朝老兵王茂贵已89岁高龄,55年如一日守护着9座红军烈士墓,并义务讲解红色历史。从朝鲜战场的卫生员到花山寨的“红色讲解员”,他用一生践行初心,用一生传达“党没有忘记我们”的深情,将红二十五军的故事讲述给每一位来访者。
何家冲启航
离开花山寨,来到罗山县何家冲——红二十五军长征的出发地。何氏祠内,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军号、长刀等文物,串联起部队的建立、战略转移、会师陕北的历程。复原的首长住室、会议室,再现了当年的场景;长征路线图则标注着北上的每一步。
漫步何家冲,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着红色记忆。重走长征路时,“长征是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等鲜红石刻巍然矗立,一笔一划间满是力量,无声诉说着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深深激励着每一位来访者奋勇前行。不远处,千年古银杏枝繁叶茂,斑驳树影间,人们驻足凝望、拍照定格,将对革命先辈的缅怀与对革命精神的敬仰,悄然镌刻在心底。
铭记红二十五军精神 从花山寨会议的命运转折,到何家冲的长征启航,信阳这片红色土地上,每一处旧址、每一件文物、每一段故事,都在诉说着红二十五军的英勇与坚守。这份红色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