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三下乡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报告

指尖传承千年艺 青春赋能彩陶兴——安徽三联学院学子赴界首沉浸式体验彩陶非遗技艺

    时间:2025-11-12     阅读:
    来源:张金艺
  陶轮飞转,泥土在指尖幻化新生,千年非遗技艺与青春创意在界首市陶艺公园激情碰撞。近日,安徽三联学院“繁星筑梦·薪火相传”红色印记探访团在此深入实践,对话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卢皆彬,沉浸式体验界首彩陶制作技艺,以青春智慧探寻古老工艺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之路。
  
  界首彩陶,皖北传统手工艺的璀璨明珠,始于隋唐,盛于明清,其独特的“三彩刻花”工艺于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活动中,卢皆彬师傅为队员们详细讲解了彩陶制作的全链条工序:“胶泥选材—拉坯成型—刻花上釉—高温烧制”。队员们从沙颍河畔特选胶泥的质地,到麦穗、鱼纹等传统纹饰蕴含的丰富民俗寓意中,深切体悟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体验:指尖技艺悟匠心
  
  “与陶泥对话,贵在手稳力匀。”在拉坯体验环节,队员们从最初的陶泥歪斜,到在卢师傅指导下逐渐掌握力度与节奏,一个个承载青春印记的陶坯悄然成型。刻刀游走,传统纹样与创新思维巧妙交融,凝结了青年学子对非遗传承的深刻思考。
  
  碰撞:青春智慧献良策
  
  当了解到工坊正通过“直播带货”“文创定制”等方式让彩陶融入现代生活,队员们深受启发。结合高校优势,团队积极建言献策,提出“高校+工坊”合作构想:联合设计符合年轻审美的文创产品,依托校园平台开展非遗文化推广,为古老技艺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
  
  感悟:青年当为传承“摆渡人”
  
  “非遗绝非博物馆橱窗里的静态标本,而是流淌在时光长河中、可触可感的活态文脉。”团队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表示。此次沉浸式实践让队员们深刻认识到,青年一代不应仅是传承的旁观者,更应是躬身入局的“摆渡人”——既要守护泥土深处的文化基因,更要为古老技艺插上创新的翅膀。
 
  展望:校地联动续华章
  
  未来,团队将与界首彩陶工坊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推动校园创意与传统工艺深度融合:从设计兼具传统韵味与现代审美的彩陶文创,到构建高校非遗文化传播矩阵,让“三彩刻花”的纹样不仅跃然陶坯,更深深融入年轻人的日常生活。在青春力量的持续赋能下,这门穿越千年的技艺定能跨越时光阻隔,在新时代沃土中焕发永恒生机,让皖北大地孕育的文化瑰宝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三下乡报告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