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报告

西安明德理工学院学子三下乡:振兴乡村,青年力行

时间:2023-07-31 关注:
(通讯员 张绥靖 李阳 姬晓蕊)2023年7月16日,为进一步了解我国乡村振兴的发展情况,明确乡村振兴的目标和重点,探索当地脱贫攻坚实现致富的相关情况以及当地村民“奔日子,闯天地”的奋斗历程。西安明德理工学院程方元老师带领“振兴行,川乡情”社会实践调研队赴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什社乡李岭村和庆丰村,对当地经济腾飞的根本原因进行深入了解和实地走访调研。

庆阳市地处中国西部地区,东接陕西省宜君,北邻陕西省定边,西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接壤,地处黄土高原腹地,黄土不仅仅寄托了华夏民族最初的记忆更是浓浓的故乡情。每个中国人对黄土都有深厚的情感,登高望远间你仿佛看到薄雾缠绕山涧,流淌着丝丝禅意,照耀出希望的光芒,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更被誉为农耕之源,素有“陇东粮仓”美称。
图为实践队员来到李岭村并采访李怀涛书记。通讯员 张绥靖 供图。
 
首先,成员们到达了李岭村,在村主任的带领下,成员们走进了党群服务中心,一间小小的会客厅却让他们感受到了村干部们这些年来的兢兢业业,荣誉墙上奖牌记录着村子春夏秋冬的变化,也记录着这位村支书的皱纹和白发在日益增多。随后正式开始了采访,提出了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李岭村是如何有了现在这样的发展?李书记不禁自豪地说:李岭村总户数702户,总人数3172人,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于种植农作物。李岭村地处黄土高原腹地面临着干旱缺水,针对这一问题村干部们大力投入、科学管理,塬面修建条田以及沟头防护工程,合理利用水资源,使总耕地面积达到6000多亩,果园种植业1640亩。同时他们了解到党委和上级组织集中成立种植养殖购销一体化,积极实施“引进来、走出去”这一政策,为村民解决后顾之忧,有效开拓了村民们的致富道路。最后党支部书记李怀涛同志讲解了当地党支部的组织架构和人员为构成乡村振兴、促进民生改善具体措施和成效。

李岭村采取“集体+企业+种植户+群众+政府”的经营模式,积极争取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建成设施瓜菜基地,不断带领群众发展农业产业,实现“五方联动”,共享发展收益。该基地共占地180亩,主要种类是黄瓜、辣椒、西红柿,其中黄瓜和辣椒已进入采摘销售期,采用轮作方式,在各个季节里都能够实现收益,使村民收入稳定,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得到了提升,进一步解决了该村就地就业问题,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李岭苹果产业标准化示范基地。通讯员 姬晓蕊 供图。
村主任介绍了当地苹果种植的产量、种植亩数以及产品销量等详细情况,并对此表示苹果种植基地是当地主要扶贫项目,经过与村主任的交谈了解到——近几年来由于疫情和苹果树老化等原因导致苹果种植亩数缩减,对此在村干部们的帮助下果民们尽量做到减产不减质。苹果种植产业作为该村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产业,村委会对此情况极其重视,并解决了苗木繁殖、果园管理、肥水、修剪、病虫害防治这五个方面的相关问题,使该产业今后能够兴旺发展。

李岭村的金银花种植基地是当地重要乡村振兴发展产业之一。基地负责人介绍了金银花的销售渠道、产量产季,并更深入地了解了金银花种植的种类、加工方式以及用途。金银花种植基地对工人的需求量较多,带动了周边村民们的就业,再加上对金银花的对外销售,对提高该村经济发展有卓越影响。
图为实践队员走访李岭居民家中照片,通讯员 姬晓蕊 供图。
成员们走进一家改厕户进行了简单的交谈,户主是一位热情的大伯。“您好,我们是西安明德理工学院的学生,想对您做个采访”,张绥靖同学简单的两句话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消融了异乡感。随后大伯向成员们详细地介绍了李岭村民们的生活情况,编织起了对村庄的基本了解。同时得知该户主要经济来源于外出打工。在大伯的邀请下,成员们走进农作物地,了解到本地村民家中大多都种玉米和苹果以帮助更好地提升生活品质和幸福。

李岭村之行告一段落,紧接着,成员们又整装待发,来到了庆丰村。成员们首先到达了庆丰村党群服务中心,从村主任的口中了解到该村共941户人家,共4162人,耕地面积为11304亩,村民们主要通过种植农作物获得的收入维持生活,同时还了解到庆丰村主要是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体任务,以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为重点,致力于早日发展为新农村示范村。近年来,庆丰村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走出了一条庆丰村独有的“抓集体产业、壮集体经济、助农名增收、显庆丰风采”的特色乡村振兴路,全力把“了不起的事情”继续做好。

成员们来到了庆丰村的西瓜种植基地,连排连片的西瓜棚映入眼帘,在这里团队成员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庆丰村种植西瓜的发展历程。首先团队成员了解到了西瓜的品种及复杂的种植过程,该基地采用的是传统的种植方式,科学管理。其次团队成员从西瓜基地负责人口中得知疫情对西瓜的销售影响较大,收益不可观,随着市场环境复苏,负责人表示西瓜种植产业的发展前景让果农非常有底气且非常有信心将此产业发展得更好,为助推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调研庆丰村村民照片,通讯员 姬晓蕊 供图。
 
队员们走访了当地村民,采访了一位养羊的爷爷、一位五保户、一群“情报局”成员等村民。获悉当地的水源时而不足,且有关部门已经在着手解决该问题。由于青年人们都倾向“走出去”式的经济发展,从而导致了庆丰村年轻劳动力流失较为严重,村内剩余大多都为老年人,但也因为如此,该村的社会风气良好,乡风淳朴浓厚。在走访调研中队员们看到许多老年人坐在一起聊天,他们所需要的是彼此的陪伴。在此次社会实践调研中,队员们聆听老人们的故事,领悟乡村振兴的内涵。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此次社会实践深刻的体会到了农民种植果棚瓜棚的艰辛和不易、锻炼了能力、在实践中成长。而如今的李岭村、庆丰村抓住时机,守护好自己的“一池水”,闯出独特的产业线,将“小作物”蝶变“大产业”,令人不禁赞叹。
图为实践队与李怀涛书记合影,通讯员 姬晓蕊 供图。
作者:张绥靖 李阳 姬晓蕊 来源:张绥靖 李阳 姬晓蕊
三下乡报告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