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报告

【百千万工程】|统计与数学学院“月入百千万”实践队赴汕尾开展实地调研,助力地方红色旅游与生态产业发展

时间:2023-08-03 关注: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广东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进一步提升全省高校共青团实践育人质量,推动高校青年大学生以解决基层实际问题为导向,广东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鼓励大学生走进基层进行社会实践,发挥青年生力军的作用。
  前言
  近日,广东财经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月入百千万”实践队(又名虹色黄羌)来到汕尾市海丰县黄羌镇开展“百县千镇万村”突击行动,从红色文化、农旅融合以及生态发展视角服务黄羌镇乡村红色休闲旅游业发展工作。
  (“月入百千万”实践队队旗)
  在和黄羌镇团委的沟通协调过程中,实践队有效把握当地相关需求,计划通过设计构建红色特色旅游路线、讲好黄羌红色故事、完善新媒体传播以及新媒体平台搭建运营、打造红色圣地研学游、红色文化休闲游项目、深挖整合当地旅游资源以及生态保护发展宣传等五个层面赋能黄羌镇乡村旅游业发展,为黄羌红色生态农旅融合产业发展的“百千万工程”贡献一份青春力量。
  (实践队和黄羌镇团委进行对接和访谈)
  据了解,大学生团队在黄羌镇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走访黄羌镇多个红色遗址,还跟随黄羌镇各村委走访当地特色农田以及拜访当地村民,为红色文化宣传和乡村振兴发展不遗余力。实践队员在黄羌走进红色展馆和深入田间地头,既开阔了视野,丰富了暑期生活,也对“百千万工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徐主任带领实践队在红二师旧址进行介绍讲解)
  第一部分:规划红色旅游路线——盘活黄羌镇的红色资源
  黄羌镇位于海丰县东北的崇山峻岭之间,是海陆丰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革命年代一度是海陆丰农民运动的机关驻地,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活动的主要据点。经过汕尾市红色普查审核认可,海丰县共有332个革命遗址,其中黄羌镇以及黄羌林场便有56个,占了约五分之一。可见,黄羌镇的红色旅游资源是相当丰富的。
  (海陆丰革命根据地黄羌老区革命旧址示意图)
  7月22至23日,调研团队在黄羌镇各书记、村委的带领帮助下,走访了各个红色遗址,先后来到了东江第三游击纵队旧址、海丰镇临时革命政府、坑联村影视文化田园、罗輋成昌学校、黄羌林场等旧时红色革命根据地,其中不乏有入选成为广东省红色军事文化红色游线景点的红二师师部旧址、四十九团团部旧址。
  以黄羌罗輋成昌学校为例,成昌学校旧址位于东岭村委石头坪,建筑占地面积约695平方米,四方形中间天井构造二层土木结构。门阁楼形牌坊式,罗马柱,线条装饰图纹和国民党徽,具有明显的民国时期建筑特征,同时还融合了金木水火土五行元素。1949年夏,粤赣湘边纵队指挥部驻此,尹林平同志亲自在这里指挥了罗輋战役,如此,可见成昌学校的的历史悠久,意义不凡。
  (实践团队和古书记在黄羌罗輋成昌学校参观学习)
  在各村委书记的介绍描述下,队员们对南昌起义后起义军南迁的历史有了深刻的认识,也明白了黄羌镇作为当时工农革命军根据地的历史意义。队员们通过自己的亲身经验,设计打造出了可行性强的两条黄羌镇红色旅游路线,并对所看所得进行记录、绘制视频、撰写推文以自媒体的方式来宣传黄羌镇的红色资源与红色故事。
  第二部分:助推生态建设——双河村绿舜生态农业园
  在黄羌镇团委的推荐下,实践队在本次实践活动期间全程入住在双河村的绿舜生态农业园。绿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生态农场、科普观光、乡村旅游体验和农产品电子商务为一体的涉农多链条综合企业,现种有番茄、蓝莓、百香果、番薯种苗及金针菜等作物,生态农业园内还正在筹划红色故事大讲堂,经营思路主打“红色”与“生态”相结合。
  (负责人许总带实践队在绿舜生态基地观光考察)
  在几天的相处中,队员与生态园负责人进行多次交谈,了解到“绿舜生态基地结合了海丰县湖光山色乡村振兴示范带的建设,公司作为示范点的景观节点,进行升级改造,并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助力打造“红色+”品牌,增强绿舜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经理人还跟实践队员感慨道:“做农业是很辛苦的,一年四季都在拔草,可是乡下劳动力还不足,劳动力老化,但是虽然辛苦,看到那个成果你就会开心。”经理人自称自己“新农人”,希望更多的有识之士能够带来新技术、新设施,帮助现代农业的发展和进步。
  除此之外,实践团队在戴阿伯的带领下,来到了享“广东十大名菜”之名的虎噉金针菜的种植田,亲身体验从事“农业”的艰辛。在体验过程中,队员还了解到金针菜的生长周期和习性,对金针菜这种作物有了更具体丰富的认识,实践队员对金针菜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希望以自己的“萤烛末光”为虎噉金针菜增辉,并以此为跳板助推黄羌镇的农业发展。
  第三部分:调研走访,筑梦黄羌——实践团队的心得与收获
  “月入百千万”社会实践队围绕“黄羌镇红色旅游资源与路线规划”和“以虎噉村金针菜为中心的黄羌镇生态发展现状”进行问卷设计,以“座谈+走访”的模式开展调研,深入黄羌镇的家庭农庄、田间地头,察实情、问经验、听民声,并从中发现问题,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针对问题在黄羌镇基层神经末梢把脉络、寻良方。
  (实践队在村委带领下来到村民家中采访问候)
  在汕尾市海丰县黄羌镇红色旅游发展的调研过程中,实践队伍结合自身实践体验,对黄羌镇的发展现状与困难以及如何通过挖掘黄羌镇红色资源来推动黄羌镇的红色旅游发展模式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同时,对于如何运用有效的自媒体宣传方式和对于政府引导和乡村协同发力的发展方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实践队在虎噉村田地处留影)
  通过本次调研,队员们对黄羌镇的红色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我党的艰辛过往感到深深的动容。未来,实践队伍将继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了解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新变化,希望通过此次调研为虎噉村乡村振兴发展明确新方向、打开新思路,及时弥补不足,共谋发展两策,在社会实践的同时更积极地宣传红色文化、贡献属于青年的力量。
作者:邱依婷 来源:广东财经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月入百千万”实践队
三下乡报告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