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报告

追忆·传承 赴圣地八月一悟正道 至延安建军节感党恩 | 长安大学赴陕甘地区“党史重温传薪火·青年担当助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延安篇)

时间:2023-08-10 关注:

峥嵘岁月 初心不改

        大兴整风,严学风、正党风、端学风。边总结边实践、边反思边理解,一为更有斗争经验、二为更贴中国实际、三为更坚持实事求是,终为强党强军救中国。
        边区三三制,妥善分名额、清晰设比例。启民智、拓视野、强认同,以真心讲民主、以恒心感群众,旗帜鲜明反专制,联合各方御外敌。
        边区法律,定的出、做得到。将法律真正作为保护广大人民的武器,党员违纪加重罪,干部违法严处理,真正刀刃向内,革自己的命。
        边区教育,经斗争不忘育人之重任,遇困难仍觅育才之良机。保育院、中小学、大学与干部培训学校,层次分明,革命火种越烧越旺,中国命运越照越亮。
        边区外交,大大方方做自己,真真实实过每天。积极接待各国各行各业人士,不弄虚,不作假,不表演,不作态,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感染外宾,以负责担当姿态呈现世界,把延安做窗口,让世界沐浴来自红色圣地的阳光。

巍巍宝塔 初心永照

        延安革命旧址见证了我们党在延安时期领导中国革命、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光辉历程,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
——习近平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

图为实践团队参观学习延安革命纪念馆

        在八一建军节之际,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提升党性修养,追忆峥嵘岁月,赓续精神血脉,传承红色基因,长安大学赴陕甘地区“党史重温传薪火•青年担当助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2023年8月1日来到中国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陕西延安,前往延安革命纪念馆参观学习,瞻仰革命纪念地,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回顾党在延安的光辉岁月。

在这里,重温入党誓词,坚定初心使命

        延安革命纪念地坐落在陕西省延安市王家坪,是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胜利到达的终点。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延安领导、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诞生了毛泽东思想,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石。
        历史前行的每一步,都需要精神的滋养。走过百年征程的中国共产党,在激流中勇进、在逆风中前行,汇聚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延安孕育的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的精神动力。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革命圣地孕育伟大延安精神。延安精神,就是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的不懈奋斗中,在延安极其艰苦的环境下,所体现出来的理想信念、精神风貌、思想品德、工作与生活作风的精华和结晶。其主要内容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红色血脉赓续绵延,初心使命历久弥坚。担负着中国未来的我们,秉承着“追寻先辈足迹,传承红色基因”的信念,前往延安去一览先辈们曾经为革命事业而为之奋斗的那片热土,感受馥郁的革命气息,在这片神圣的“红色圣地”上,纵忆古今。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重温入党誓词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铮铮誓言献给党,拳拳初心莫能忘。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广场,面对鲜红的党旗和庄严的誓词,全体实践团队成员共同高举右拳,重温入党誓词,庄严宣誓。铿锵有力的宣誓,是大家对党的无限忠诚热爱和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决心。

在这里,体悟延安精神,汲取信仰力量

(一)延安精神的孕育期——崇高理想英勇奋斗、不畏艰苦甘于奉献

        从1935年10月到1938年9月是延安精神的孕育期,主要标志是我们党倡导的抗大精神和白求恩精神以及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任务。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陈列内容

(二)延安精神的形成期——全民参与大生产、延安整风垂典范

        从1938年9月到1945年6月是延安精神的形成期,主要标志是大生产运动和延安整风运动的开展。毛泽东称这是中国革命链条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两个环节,抓住这两个环节,就抓住了中国革命的全局。 

(三)延安精神的成熟期——确立党的优良作风、熔铸延安精神

        从1945年6月到1948年3月是延安精神的成熟期,主要标志是党的七大胜利召开,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毛泽东在七大上总结的党的优良作风,即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作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是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它任何政党的显著特征,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对延安精神的理论概括,标志着延安精神的成熟。 

传承延安精神 激励奋斗之志

        从1935年到1948年,13年峥嵘岁月,中国共产党扎根人民获伟力,团结一致壮力量,领导中国革命事业从低潮走向高潮、实现历史性转折,扭转了中国前途命运。巍巍宝塔山,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光辉历史;滚滚延河水,映射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延安精神在百年党史中熠熠生辉。回望历史长河,敢于斗争的革命先烈历历在目,他们的奋斗与牺牲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凝心铸魂固根本,实干笃行显担当。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应当忆峥嵘岁月,续辉煌篇章,感悟责任担当,汲取奋进力量,夯实理想信念之壤,滋养勇挑重担之心。

图为实践团队学思践悟延安精神

凝心铸魂,夯实筑牢思想之基 

        在延安十三年中凝结升华出的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与明亮的精神灯塔。在延安,毛泽东思想发展成熟并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伟大飞跃。从延安走来,经过长期艰苦奋斗和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开创了一条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问题的救国、兴国、强国之路,也是一条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之路。我们一定要学思践悟新思想,凝心铸魂固根本,夯实筑牢思想之基!

滋养初心,矢志践行初心使命

        延安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在延安时期的精神赓续,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光辉篇章。从延安走来,一代代共产党人用延安精神滋养初心,领导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让延安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加发扬光大,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长久精神母题。在新时代的强国事业中,延安精神会继续激励着无数共产党人不惧艰险、奋勇向前,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淬炼灵魂,铸牢强化责任担当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拼搏奉献,就是把许党报国、履职尽责作为人生目标,不畏艰险、敢于牺牲,苦干实干、不屈不挠,充分展示了共产党人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斗争精神。”

图为实践团队体悟延安精神
作者:长安大学赴陕甘地区“党史重温传薪火青年担当助振兴”社会实践队 来源:长安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三下乡报告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