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报告

寻访红色基地,感受峥嵘岁月 ——信阳师范大学商学院“学思享”党史学习教育团三下乡实践报告

时间:2023-08-14 关注:
学校:信阳师范大学
团队名称:信阳师范大学商学院“学思享”党史学习教育团
团队成员:彭冰辉、梁雅诗、于晨甜、赵满、贾梦然
实践地点: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竹沟革命烈士陵园、杨靖宇将军纪念馆
摘要:为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传统,7月10日至14日,信阳师范大学商学院“学思享”党史学习教育实践团前往河南省驻马店市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重温革命足迹,感受先辈们浴血奋战的历史场面,学习革命精神,厚植爱党爱国情怀。
一、实践背景 
       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意气风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从萧条凋敝到欣欣向荣,中国生机昂扬可期。同时,面临世界未有之大变局,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我党百年历史新起点上,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在必得。毛主席认为,只有深刻了解掌握中国的历史,特别是党的历史,才可能真正认识中国的国情,才可能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把握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方向。“只有讲历史才能说服人”、“拿历史来教育最有效力了”、学习党史“使我们对今天的路线和政策有更好的认识,使工作做得更好,更有进步”,毛主席十分重视党史的教育功能,认为学习党史是促进党的团结统一的有效方法。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要很好学习了解党史、新中国史,守住党领导人民创立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驻马店市确山县竹沟是我们党在革命时期的一块重要根据地,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早在1926年,这里就建立了党的组织,点燃了革命的火焰。竹沟作为中原地区的革命摇篮,在这里通过举办党训班和教导队等形式,培养了大批党政军干部和其他骨干力量,并且会和各地党所领导的武装力量而发展壮大起来,因此有"小延安"的称号。走进确山竹沟红色教育基地,一幅幅珍贵的图片,一件件斑驳的旧物将历史的场景一幕幕真实的还原,无声的诉说着那战争纷飞的岁月。
       杨靖宇将军纪念馆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古城街道李湾社区,是一座为纪念壮烈殉国的杨靖宇将军而建造的专题人物纪念馆,于1981年扩修竣工并正式对外开放。杨靖宇将军纪念馆主要由旧居、铜像浮雕广场、柱廊、将军生平事迹陈列厅、遗容室及碑廊组成,总占地面积33000余平方米,整体建筑坐南朝北,均为砖石结构,纪念馆主体建筑双檐斗拱,顶覆琉璃绿瓦。
       白山黑水英灵在,丹心碧血照古今。在东北抗日战争的英雄群体中,杨靖宇无疑是最杰出的英雄。他抛头颅、洒热血,以35岁的年轻生命昭示了中华民族不畏欺辱、不屈不挠、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爱国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他的英勇业绩、不朽精神、民族气节、优秀品格,催人泪下,令人奋进!
       青山埋忠骨,山河念英魂。在竹沟这片热土战斗过的许多革命前辈和仁人志士,前仆后继,英勇奋斗,建树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们的英雄业绩与日月同辉,彪炳千秋。他们就如一座丰碑,永远屹立在人们的心中。
二、实践目的
     
(一)增强爱国主义情感:通过深入了解革命先辈的事迹和精神,去感受先辈为现在的繁荣昌盛所付出的努力,增强对祖国的热爱和认同感。
     (二)培养革命精神:深刻领悟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和伟大事迹,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强大力量,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科学接受、真心认同、倍加珍惜宝贵的红色财富激发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
     (三)提高责任意识:组织活动,宣讲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激发群众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同时让实践队员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明确自己的方向和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了解革命先辈为了民族和人民利益所做的牺牲和贡献,激发他们的责任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四)增强文化自信:让小组队员们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使青少年全方位浸润其中,不断提高对红色文化的认同度、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五)培养实践能力:有助于队员亲身参与实地考察和调查,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
     (六)磨砺意志品格:以杨靖宇将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红色财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绘就了一卷又一卷人民群众披荆斩棘、英勇斗争的画面,让队员们知道无数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和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七)坚定理想信念: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能够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引领人生方向,催生前进动力。让实践队员们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树立远大理想,明确自己的方向和目标,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造就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三、实践过程
       7月10日至14日,“学思享”小组在河南省驻马店市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寻访地包括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竹沟革命烈士陵园和杨靖宇将军革命纪念馆。
       7月10日,“学思享”小组乘坐火车前往驻马店市确山县,向竹沟镇出发。竹沟镇素有“小延安”之称,是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史,竹沟革命纪念馆和竹沟烈士陵园是这里具有代表性的革命教育基地。小组成员们前往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寻访革命足迹,感悟革命精神。走进竹沟革命纪念馆,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不由得挺直身板。看到陈列的一幅幅字画、一幅幅照片,一件件当时使用过的物品、一把把枪支,这些都是革命的“见证者”,仿佛回到了那血雨腥风、炮火连天的岁月。参观中,在工作人员的引领和解说下,小组成员们依次参观了中原局旧址、中原抗战摇篮、竹沟革命斗争史等展厅,认真聆听了刘少奇、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英勇事迹,瞻仰革命先烈当年战斗生活的图片和实物,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真切体会在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下,革命先烈不屈不挠、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战争精神。随后,小组成员们前往竹沟革命烈士陵园,瞻仰为革命事业献出生命的英烈们。陵园内安静肃穆,绿树成荫,迎面屹立着一座雄伟的英雄纪念碑,在领队的带领下,成员们在纪念碑前敬献鲜花、鞠躬默哀,并重温了入团誓词。
       7月12日,小组成员们前往杨靖宇将军纪念馆进行参观,聆听英雄传奇,瞻仰英雄伟岸。杨靖宇将军纪念馆位于驻马店市驿城区,是一座为纪念壮烈殉国的杨靖宇将军而建造的专题人物纪念馆。进入馆内,映入眼帘的就是“天中赤子  白山英魂”,八个大字概括了杨靖宇将军一生的轨迹———生长在中原,殉国于东北。展览的开端,是将军的全身雕像,他骑着战马,一手拉着缰绳,一手提枪,后面还跟着许多战士,这种激昂的士气令小组成员们感到震撼,仿佛也来到了当年的战场,亲眼见证英雄驰骋疆场,与日本侵略者殊死搏斗。一幅幅动人心弦的图画,一件件催人泪下的实物,把大家带进了杨靖宇将军为了人民解放和民族独立而上下求索的峥嵘岁月。纪念馆采取半景画、景观模型和实物展示等形式,重现历史情景,让大家身临其境的感受战火纷飞的年代。展区除了大量文字、照片陈列以外,还有一组反映英雄一生经历的雕塑。最让小组成员们动容的是一座表现杨靖宇狱中经历的作品。一间阴森森的审讯室里,墙壁布满血淋淋的手印,地上燃烧着炉火,几个日本鬼子和汉奸凶神恶煞,正在受刑的杨靖宇遍体鳞伤,但他的眼睛里却满是坚定与威严。
       小组成员们继续参观,随后进入了一个洞口,仿佛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这里有参天大树,到处都是厚厚的积雪,杨靖宇将军坐在雪堆中与战士谈话,前面燃着火堆,几个伤员靠着树干休息,再现了东北抗日游击队的艰苦环境。最让人振奋的是一部短片,它记录了杨靖宇将军最后五天的经历,在敌人的重重包围下,杨靖宇带着最后几名战士与侵略者殊死搏斗,最后只剩下他孤身一人。在纷飞的雪花中,杨靖宇与包围上来的敌人激战,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看到这,小组成员们不禁潸然泪下。“伟岸的,不仅仅只是海拔;震撼的,永远只有灵魂。”回望杨靖宇将军的雕像,在阳光下更显英姿挺拔,他虽然已经离开了八十多年,但他依旧活在人们心中,他的精神更是激励着我们。出了纪念馆,小组成员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四、结语
       
通过此次在杨靖宇将军纪念馆的实践活动,我们了解了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参观了杨靖宇将军纪念馆,深刻理解了革命时期历史的厚重与深刻,更让我意识到了自己身上所担负的责任与使命,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革命精神永世长存。习总书记书记指出:“我们缅怀革命先烈,为的是继承他们的遗志,发扬他们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他们用生命和鲜血开辟的道路上不懈奋斗,永远奋斗。”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和平美好的时代,但是我们需要居安思危,要不断努力,要坚定信仰,要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
 
作者:彭冰辉 于晨甜 贾梦然 来源:信阳师范大学商学院
三下乡报告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