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暑假,聊城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追梦齐鲁”实践队就农村三产融合政策的实施情况,展开了走访参观,实地调查等活动,三产融合在实践中的发展如火如荼,但受制于农业资源禀赋条件、农业技术水平、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目前我国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仍然面临总体层次较低,、经营主体数量多但规模小,资源整合能力、创新能力、带动能力均较为薄弱等问题。在中国推进农村三产融合,不仅是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和实现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促进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张鑫磊:
为深入了解三产融合政策的实施情况,7月末我回到了我的家乡河北省平泉市桲椤树镇。
7月28日,我参观了镇里的蘑菇大棚,根据介绍,大棚主要种植香菇,杏鲍菇,羊肚菌。羊肚菌园区位于桲椤树社区南部,羊肚菌园区吸纳当地230名农民在此务工,每年为桲椤树社区增加集体收入400万元。除了羊肚菌园区外,桲椤树社区还建有年产1000万棒的工厂化香菇菌棒生产基地1处、760亩的标准化香菇园区1处,桲椤树社区整个食用菌产业链年产值达3600万元。
据了解,为打造欣欣向荣的产业发展环境,近年来,平泉市出台了《农业特色产业扶持政策》和《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意见》。桲椤树社区按照平泉市委、市政府要求,建立从谋划、洽谈、立项到竣工投产的“全周期”台账,实施“三灯一旗”督导和综合绩效考核,坚持要素跟着产业走,提前介入产业选址,对重点产业项目用地予以优先保障,不断擦亮产业服务“金字招牌”。
7月29日,我来到了平泉市蘑菇品加工厂,据介绍蘑菇酱以天然松茸、番茄酱、植物油、牛肉、豆酱、精盐、白砂糖、干红椒、香辛料为主要原料,经过科学的配制,利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制成了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蘑菇酱。本品口感细腻,品味微辣浓香,满口留香。
7月30日,我来到了桲椤树镇农产品销售市场,见证了来自各地的人们采购板栗,玉米,蘑菇等各类农产品。
近些年,桲椤树社区秉承“大山上做文章,既要生态,又要生财”的理念,统一规划建设了4000余亩的经济林园区,其中富硒苹果种植就达到3500亩、28万株,一年果品收入达到千万元以上。同时,该社区充分挖掘红色文化,打造集红色民俗欣赏、生态康养观光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功能区,每年吸引近3000人到此进行教育,5000余人到此旅游观光。
据介绍,2022年末,桲椤树社区成立了电商直播中心,构建“电商+产业”“直播+产业”的融合发展之路。在未来的乡村振兴进程中,桲椤树镇将持续走好产业融合发展之路,进一步提升社区产业能级,提高居民收入。
阚鹏飞:
通过采访调研和调查问卷两种形式对农村三产融合问题进行了调查。
一:百企入村带动经济发展
二:三产融合效应产生的工作车间
经过调查我发现三产融合与乡村振兴的观念还未普遍让乡村百姓了解认知,小部分农民以及老人还未了解三产融合与乡村振兴的政策。三产融合的效益还未普遍涉及,同时经过调查研究发现个别农民对三产融合缺乏积极性。
随着三产融合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迎来了新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在三产融合的帮助下,我们看到了乡村经济的蓬勃发展,三产融合给乡村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但同时三产融合的政策还未完全深入人心,为了乡村经济的发展,我们应大力宣传三产融合与乡村振兴战略,让他们深入人心,同时我们还可以组织乡村村民开展学习三产融合的相关政策以及助力乡村经济发展的书籍。
范中兴:
在这个假期,我们团队成员前往聊城市迈金农生态园火龙果基地完成了对火龙果的初步调查,并且通过调查网络上的数据,得出了以下结论:
火龙果作为热带名果,其味道香甜、营养丰富、土地产出率高、见效快,是促进农民脱贫增收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火龙果生产国,2022年我国火龙果产品产量达161.74万吨,同比增长13.01%。
总的来说,我国火龙果产业有着良好的发展趋势,随着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不断提升,火龙果产业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目前火龙果需要快速采摘并送向市场。
目前除了少数果园配备半机械化辅助装置,国内水果主要以人工采收为主;整个采收作业短期内需要的人力,占到了整个火龙果生产成本的45%。在劳动力日益缺乏的情况下,火龙果农户希望能够通过机械化管理改变现状。所以,研究开发火龙果采收机械与装备,对于缓解劳动力短缺,稳定采摘作业质量,减轻劳动强度,提高采摘生产效率和火龙果收获输送效率有重要意义
孙敬德:
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就是通过对农村三次产业之间的优化重组、整合集成、交叉互渗,使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范围不断拓展,产业功能不断增多,产业层次不断提升,从而实现发展方式的创新,不断生成新业态、新技术、新商业模式、新空间布局等。当前我国农村三产融合在多方发力的作用下,势头正劲,呈现出许多新特征、新态势。
通过调查走访村民,我了解到目前的三产融合给乡村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好处:
1、丰富产业发展内涵,提升农业产业的竞争力
2、缩小城乡差距,建设美丽乡村
3、拓展农民的增收渠道,培育了融合型人才队伍
4、丰富发展新业态,形成经济新增长点
孙锦涛: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我了解到了三产融合政策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首先是资金和技术支持不足:三产融合和乡村振兴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但在一些贫困地区和偏远地区,这方面的资源相对匮乏。其次是人才流失问题:由于农村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成为一个难题。最后是基础设施不完善:一些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如交通、通信等,限制了三产融合和乡村振兴的发展。
为了切实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政府可以增加对三产融合和乡村振兴的资金投入,提供技术支持和政策扶持,鼓励企业和机构参与。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强农村地区的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提高农村地区的人才素质和创新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农村地区的发展潜力。推动农村金融发展: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提供贷款和融资支持,帮助农村企业和农民发展三产融合和乡村振兴。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完成了对村民采访,数据收集,田野调查三方面的社会调研,形成此次社会调研报告。更好的向村民宣传三产融合的政策,深入了解山东省部分地区农村三产融合的发展状况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本次社会调研报告,针对了解到的问题,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总之,乡村振兴,要按照“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的思路,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把农民增收嵌合到农村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把群众的积极性凝聚起来、发动起来,推动新时代农业转型发展、构建现代化体系、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只要取得群众拥护,加上我们正确领导,没有不能够克服的困难。”在党的领导下,随着乡村振兴深入推进,群众的积极性一定会更加高昂,乡村振兴的新画卷必定会越绘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