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杨涛)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实际行动加强红色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四川民族学院红高粱·“乡”约雅拉志愿服务队(团队成员:汪垚杉、何佳艺、张国悦、王彬旭、李秋妹、黄继萍、杨涛、邹其睿、周文静、高晨曦、禄峰、王建金、舒淼、付秋艳、黄诗焓;带队老师:李强红;指导老师:胡晓、黄丽、谷婷、邓强、李强红)于2023年7月12日前往雅拉乡王母村国家AAAA级康定情歌风景区木格措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四川民族学院的同学们通过采访游客、员工、导游等多方面了解了新媒体对木格措乡村旅游的影响,从大众的视角统计到他们对木格措新媒体传播的不同看法。
首先是最主要的人群——游客。志愿服务队采访了各个年龄段的游客,最小的是15岁,最大的是68岁。都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游客为团队提供了大量信息。第一,他们绝大数都会通过新媒体提前去了解木格措,但基本上都是其他游客或者网红主播的分享,不会去寻找木格措的官方账号。据截止统计时,木格措官方抖音账号粉丝量为1.8万,单条视频最大点赞量为1.2万;小红书的粉丝量259人,总点赞和收藏量为2388。由此可见,木格措景区它自身的新媒体方面做得不算太好,在四川境内知名度相对较高,但是川外地区就很少有人能知道这里。第二,他们对新媒体传播不重视攻略方面的发展。他们在新媒体上的宣传都是风景图的,宣传该地的风景有多美丽,但是做出完整的旅游攻略,网上搜索到的木格措旅游攻略都是其他来游玩过的游客或者是旅游达人对318国道这一条线路的旅游攻略,没有属于木格措景区的专属旅游攻略。第三,木格措通过新媒体(抖音)售卖门票,但是网络购票却没有一定的优惠。在新媒体上只有成年人的门票价格,组团得不到一定的优惠,线下价格也是一样的,对于学生来说,网上也没有一定的优惠,也得购买成人票,但是线下却是能对学生有半折优惠的,并且对成年大学生也是如此。如此可见,木格措在新媒体上进行售票时并没有考虑到那么周全,换句话说就是新媒体上的营销方式还不够完善。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木格措游客。通讯员 李秋妹 摄
然后是木格措他们的员工,根据询问得知,他们自身有在使用新媒体,但是景区并没有强制性要求员工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布关于木格措的视频,其次,他们会对在新媒体上发表并取得播放量的员工,根据播放量不同,能拿到几百到几千不等的额外提成。这样能提高员工们在新媒体上分享木格措的积极性,同时也较为人性化,但却不能很好的起到宣传作用,有个成语叫“水滴石穿”,虽然员工发表的视频等不能有很好的浏览量,但微小的力量也能推动发展。
图为实践队员对木格措员工采访。通讯员 舒淼 摄
然后还采访了导游,导游对于木格措在新媒体上的宣传他们其实也不是很了解,但是他们能第一时间收集到游客来这里游玩之后的反馈。导游表示大多数游客会在游玩之后通过朋友圈分享今天看见的美景,但是他们的标题里不会带有“木格措”,需要开启定位之后才能在下方看见地点。其次,他们介绍游客前来木格措,第一是因为木格措在夏季有很好的避暑效果,然后还有木格措主要是观光景色为主,不需要他们讲解多少,这样他们就有更多的时间可以休息。前期也只会通过百度之内的互联网进行简单的了解,但是不会过多的去关注木格措。导游还指出木格措景区其实并不重视在新媒体上口碑如何,因为在各大平台上对木格措的评价都不是很友好,前来游玩的旅客都会给他们反应为什么和网上差距有点大,不是攻略上写得那么好玩,其实这也有因为网上大多数攻略是针对318国道的,它会把318全线的景点都举例出来,木格措只是其中一个。这也就需要管理人员更加关注木格措新媒体的建设。
图为实践队员对木格措导游采访。通讯员 杨涛 摄
当问起新媒体对旅游的宣传和营销重要吗,所有的回答都是重要,任何好的东西没有好的推广都不能让人知晓。总而言之,木格措景区的新媒体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新媒体也是当代推广最有力的帮手。在新媒体助力乡村振兴方面还有待提高。在党的领导下,四川民族学院学子将自身所学知识理论与社会实践相互结合,为乡村振兴献出自己的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