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报告

三下乡宁夏六盘山红军长征景区实践纪实

时间:2023-08-30 关注:
(通讯员 张芷馨 张信 崔英琪)长征,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时多次到访革命圣地,瞻仰红色遗迹。为更深入追忆革命历史,中国民航大学空管青年组建“温漫漫长征道,传铮铮铁骨情”社会实践队。去年实践队已前往长征的启程站江西和转折点贵州,为追随习近平总书记的长征足迹,今年暑假实践队将前往长征会师地甘肃、宁夏,开展为期一周的红色实践活动,以“重走一次长征路”“再忆一遍长征史”“上好一堂红色课”“诵读一首长征词”“采访一位老党员”“开展一次交流营”为核心的“六个一”红色品牌项目展开实践。

一剑丰碑刺碧空,六盘山上气如虹
  
实践队首先前往的是宁夏六盘山红军长征景区。宁夏六盘山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也是胜利之山。景区以雕塑群的形式再现了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国工农红军开始长征、1936年10月胜利结束,历时两年的伟大征程中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实践队员沿着红军小道拾级而上,在老一辈革命先驱的精神引领下重走了长征路。“出发于都河”“血战湘江”“遵义会议”“翻越大雪山”“飞夺泸定桥”等18个红色雕塑节点,以时间为主线,让游客在生动的图文资料中,重温历史的脉络,感受长征精神的磅礴力量。同时,每位队员还为大家讲解了各个雕塑所对应的长征故事,再忆一遍长征史,以视频的形式记录,能让大家对这些重要历史事件有了深刻的认识。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一路上队员们怀揣着崇敬之心认真阅读了每一处标志物上的文字,一幕幕壮烈的长征景象仿佛就在眼前,让大家真切体会到革命之难、胜利之难,并以前辈和先烈为榜样,以坚定的态度攻克前行路上的“娄山关”和“腊子口”。山顶的纪念馆中,百余件遗物、图文资料辅以高科技手段生动地展示了红军经过六盘山的历程以及回汉兄弟亲如一家的军民鱼水情;实践队负责人通过“上好一堂红色课”的方式在信念课堂上讲述了最后长征胜利会师的相关历史故事,让队员们更好地了解长征历史、体验长征的伟大与艰辛的同时培养了爱国情怀,用初心丈量信仰,用脚步走好新的长征路。
来到宁夏将台堡,一张张生动的历史图片、一件件珍贵的文献实物让队员们叹为观止,心中涌起骄傲之情。众所周知,将台堡是促成中国革命从转折走向胜利的红军胜利会师之地,长征精神的弘扬离不开长征路上的每一个节点。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奋力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坚定文化自信,讲好红色故事,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图为实践队负责人在信念课堂讲述长征胜利会师故事。郑乐平 摄

会宁会师红旗舞,红军长征亘万古
  甘肃的第一站,实践队员前往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瞻仰高大巍峨的三大主力会师纪念塔,三塔环抱结构的会师纪念塔矗立在天地之间,代表着红军长征三支主力军滚滚而来的钢铁洪流;实践队员不禁在塔下诵读了一首长征词——《七律·长征》,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甘肃的第二站,实践队前往红军长征胜利纪念景园。景园采用摹拟与微缩相结合再现了红军二万五千里征程的千难万险、雄奇壮观。沿着山路向上攀登,每个难关,都是一座丰碑;一路走来,实践队员们深切体会到了党铁的纪律,坚定地信念,榜样的精神。攀登途中,实践队在瑞金塔的仿址旁采访到一位老党员,他是这里的守塔人。来到爷爷家中,他热情地邀请实践队员参观他的住处,又同队员讲述战争年代的那段峥嵘岁月。队员用心聆听,与老党员爷爷一重温那段苦难与辉煌的历史。爷爷希望我们能够深刻领悟长征中“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奋斗精神,永葆“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奋斗姿态。
图为实践队采访老党员。 郑乐平 摄

  实践结束后,实践队以“开展一次交流营”的方式,与来自长安大学水环学院赴宁夏固原“踏六盘长征路·请长缨兴中华”暑期社会实践队的队员进行实践交流,大家将各自队伍的实践进程和参观后的所感所悟进行了分享。
 
图为实践队与长安大学实践队交流分享。郑乐平 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重走长征路的路途中,实践队依托各地独特的红色资源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将一串串足迹留在前辈打下的巍峨江山里,也刻在了那段不屈和抗争的历史里。未来实践队也会继续以“行程万里”的决心、“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的信心、“新长征路上,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主角”的恒心来脚踏实地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图为实践队集体合照。郑乐平 摄
作者:张芷馨 张信 崔英琪 来源:三下乡网
三下乡报告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