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报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山东省临沂市山东煎饼发展调查暑期社会实践

时间:2023-09-06 关注:
团代表于2023年8月1日至2日前往山东省临沂市沂蒙山区进行关于山东煎饼的发展状况的相关调查。本次暑期实践调查的目的,旨在调查山东不同地区的煎饼的普及状况,饮食习惯、制作工艺等,并调查不同地区煎饼民俗的发展状况,传播的局限性。对比分析不同地区民俗文化普及发展的状况和限制因素。发挥青年大学生的自身优势,为山东煎饼的发展传播献计献策,促进山东地方特色走出去。为了更好地锻炼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响应“三下乡”活动的号召,使大学生群体更深入地了解乡村,扎根家乡,8月1日,实践团代表来到了山东煎饼最负盛名的临沂市沂蒙山区,了解了当地的民俗以及煎饼的发展历史,通过走访调查得知沂蒙山区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当地的煎饼在当时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沂蒙人民推着独轮小车,带着煎饼、大葱支援前线,为了适应解放战争时艰苦的环境,沂蒙人民把煎饼做成易保存、耐饥饿的杂粮煎饼,并将这一特点保留至今。所以煎饼是负有地区特色的一种民间食品。2日,实践团深入到居民家中亲身体验煎饼的制作过程。在这过程中,我们目睹了所谓“耐嚼”、“硌牙”的煎饼是如何生产的,并询问当地居民具体的制作手法。制作煎饼有独特的工具,主要有鏊子、摊子、推子、油闹子等。摊煎饼也是一项专门的技艺,做法有刮、摊、滚、擀等多种制作方法。看似如此繁杂的制作过程,是一代代沂蒙人民辛苦传承下来的。
据调查,沂蒙地区的农村家庭主妇们,几乎人人都会制作煎饼。煎饼是以熟练的技巧,快速地将粉糊摊匀在鏊子上,煎烙而成。煎饼的一大特点是薄如纸,略带焦香,筋力特好,口感回甜,耐人寻味。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年代,这一地区的人民,曾经用它来支援前线,为打败民族族敌人和国内反动派,作出过不小的贡献。改革开放以后。将这一特产发扬光大到新的高度。现在人们出差办事,赶集远行,大多数还保持着携带煎饼的历史习惯。人们常说:“山东煎饼,辉煌古今。”我们走访过程中遇到的一位老爷爷说:“煎饼啊,那时候可是好粮食,好保存还耐饱,能救命嘞,现在发展好了,能吃饱了,可是还是想时不时吃点煎饼,香!”通过老人家的话我们能感受到煎饼对于山东地区人们的特殊意义,在他们眼里,煎饼已经不单单是一种可以果腹的食物,更是一种久远的记忆,--种朴实文化的传承,一种艰难岁月残存的痕迹。最后,老爷爷盛情邀请我们品尝了他自己亲手制作的煎饼,吃着满口生香的煎饼,听着老人对于过往岁月的追忆,我们的队员们也是感慨良多。


最后,团队成员分析搜集到的各种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对山东煎饼的发展提出建议性改进措施,对相关的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献言献策。通过此次亲身实践,实践团明白了如今的临沂煎饼是由沂蒙山区特色历史造就的,从煎饼的发展中加深了对沂蒙山区的红色革命精神的理解。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更加自觉地多关注与农村、农民关系紧密的民生产品,从中学习到农民的智慧,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作者:三下乡网 来源:三下乡网
三下乡报告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