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报告

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西农力量,提供杨凌样本

时间:2023-09-08 关注:
强国必先兴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的重要回信精神以及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在2023年暑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杨凌周边乡村振兴调研团”走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及杨凌种业产业园和周边农村进行走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入服务种业振兴建设

《种业振兴行动方案》中指出:紧盯目标任务,狠抓重点工作落实,一要全面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二要大力推进种业创新攻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设立有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针对作物抗逆性研究,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科技和理论基础。“利用收集的野生麦粒资源进行耐盐性和抗旱性的研究和鉴定,在此基础上对于重要的基因进行挖掘和育种利用。”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聂小军讲道,“我们主要在理论研究方面有所突破。我们收集了大量的小麦抗旱耐盐种质资源和基因,同时完成了国际小麦基因组测序的中国份额。”
从科技,人才,帮扶到产业项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各级各部门单位携手并进,致力于打造杨凌区中国(旱区)种业硅谷,为确保粮食安全,促进杨凌乡村振兴进程,推动种业振兴贡献了西农力量。

建校90年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种子市场中输送了无数良种。调研种业市场中的品种偏好,位于杨凌区渭惠路种子市场的“农城种业”的负责人王有智老先生说:“西农有很多好品种。比如说西农2000,西农979,西农928等都特别好;西瓜种子西农8号果实口感好,还有猕猴桃,咱们这的猕猴桃特别出名。”

农业科研工作者对种质资源的认识

种质资源是重要基因的载体,也是育种研究的前提和根本。作为全球种质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国家对种质资源高度重视。我国种质资源现状有:资源多,利用少;保存多,鉴定少;常规技术用的多,创新技术用的少等问题。同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种子仍然很少,研究的价值很难体现。实验室的研究成果难以与市场对接。实际生产的情况总是复杂而多变的,而实验室中人为设置的环境较为单一,如何在保持其他优良性状的条件下继续突破抗旱耐盐是科研工作者们考虑的首要问题。 

乡村振兴引领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发展

作为一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工作的人员,聂小军深有感受:“国家在支持作物育种方面专家针对卡脖子项目的定向攻坚,我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国家投入了更多的科研经费,以前做大豆的老师总会面临经费不足的问题,但现在他们有充足的经费去搞突破性的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至今已取得重要成果。粮食连年丰收,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数以千万计的农村贫困人口在党的指挥和领导下摘掉了贫困的帽子。但政策推行的实操过程中仍存在问题。王有智说:“我也种了一辈子地,国家的乡村振兴政策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但不同地方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都不同,有些时候虽然资源都给了老百姓,但是效率不高。比如你看搞大棚,有些人家现在大棚里还长着草,这怎么办?”
 

乡村振兴要求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第三十届农高会将在陕西省杨凌区举行。大会以“土壤健康与粮食安全”为主题,着力搭建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创新、示范推广应用和对外合作交流平台,力争在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水平农业对外开放中展现更大作为。
作者:刘宇婧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农学院
三下乡报告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