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民以食为天,食以农为本。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以来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全面部署与针对要求,2024年6月25日至7月6日,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砼萌”实践团的全体成员们来到南京市六合区双墩村实地考察,开展了为期十二天的一系列活动,诸如乡村振兴调研和暑期托管班等,校方和村方通力协作,为“怎样了解新农村”这一命题交上一份圆满的答卷。
正文:
党的二十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擘画了宏伟蓝图,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推进注入新鲜活力。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实现全面小康、共同富裕,中共党人一直把全身心投入到为广大人民谋福祉的伟大事业中。习总书记曾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如今新中国新农村“敢叫日月换新天”之面貌,离不开党中央对于“三农”问题决策的基本落实。
为进一步深入关于乡村现状的理解,了解国家对于乡村问题所给出的答案以及南京市对于乡村定点帮扶的落实情况,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砼萌”社会实践团从实际出发,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论述与部署,实地考察南京市六合区双墩村,进行了为期12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6月25日下午两点十分,东南大学志愿者们乘车前往双墩村村委会,受到村干部们的热情招待。休整几个小时后,下午四点,校村双方一同乘车赴村中种植园区,了解双墩村在农业上取得的重要成绩。
旧时陇亩满稻花,红日初升捻新茶。双墩村的“茶”,近几年成为村子里独具特色的一张地方名片。村书记介绍道,在十几年前双墩村还是南京市内有名的贫困“钉子户”,但随着南京市政府“先富带动后富”的发展战略,双墩村在近些年来不仅得到了市政府以及全国各地的帮助与资源倾斜,更是凭借着几代“双墩村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奋勇当先的拼搏精神,使双墩村的整体发展欣欣向荣,呈现出中国新农村蓬勃向上的积极面貌。志愿者们亲身下田,体验种茶摘茶的相关流程,了解到双墩村的茶叶这样一块特色招牌,经过多方人员的共同打造,不但能够供给市内的相关产业,更能加工包装出口,为双墩村经济赋能。
不仅如此,大学生志愿者们还来到“双墩菜园”了解大棚蔬菜的流水化生产,在蔬菜的种植、采摘和存储以后,如何由相关人员联系供应商后直接供给市场。免去曾经许多繁琐的流程,农户能够以更少的时间与金钱开销而谋求更高的经济利益,真正做到惠民助民。如今已形成一条成熟的产业链、运输链,村书记告诉我们,南京不同的村子之间还会彼此购买或赠送地方特产,不但实现将农产品内销转外销,更通过内部的交流传递,实现农业产品的推陈出新。
村书记告诉志愿者们,诸如大棚菜园种植、分区茶树培育、鹅鸭散块饲养等已经成为了双墩村炙手可热的特色产业,为乡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发展,使村民的平均收入提供了质的飞跃。“能有如今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党中央无比正确的领导方针,离不开南京市政府的真切关怀,离不开每个双墩村人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努力。”村书记无比自豪地向我们陈述,彼时她戴着朴实的草帽,身后良田万顷,深绿色的茶树随着盛夏的风荡漾。
6月26日上午9点,“七彩夏日暑托班”正式开课,由十多位志愿者也是“小老师”们精心准备的课程也拉开序幕。开课第一天便有将近二十位孩子到场,其中许多都是家长忙于上班,将孩子交给村委会代为管理。课程场地设立在村委会二楼会议室内,村方还贴心为孩子们准备了瓶装水和免费午餐,为孩子提供舒适的托管体验。
碧溪千里逐江海,砼木万丈引枝芽。上课内容丰富多彩,老师的授课形式也多种多样。第一天的课程关于垃圾分类和生活常识,志愿者将原本枯燥的授课内容融入在有趣多元的课堂小游戏里,充分调用孩子们的上课积极性,再借助风趣幽默的视频和课件内容引发孩子思考:废弃的电池应当丢在哪里?怎样区分不锈钢杯子和瓷杯子?如果遇到火灾应当拨打什么电话?一件件平时触手可及的小事成为一个个小小“知识点”,孩子们在体会乐趣的同时,也敲开一扇认识世界的大门。
之后的课程也依旧延续严肃活泼、认真幽默的特征。从“中国近代史”的课题里,孩子们了解华夏历史,通过观看《那年那兔那些事》等影片来加深爱国情怀;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题里,孩子们品味唐诗的美丽,通过观看《长安三万里》来领略千年前惹人神往的大唐风华;从“培养动手能力”的课题里,孩子们发挥奇思妙想,不仅将一张张彩纸裁剪成五花八门的形状的剪纸活动,还有能够折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物件的折纸比赛。动物百科知识大冒险让孩子们知晓自然界的可爱,海洋知识科普大竞赛让孩子们知道深邃大海的魅力。一位志愿者特意购买近期热门的“热缩片”为孩子们设计手工课程,将手工巧思和现代技术带进课堂,让孩子们自己创造出许多具有丰富纪念意义的小礼物。
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志愿者们还与孩子们打成一片,为孩子们提供了相当丰富的娱乐活动。村委会内不仅设有专供孩子游玩的“娱乐之家”,志愿者们更是开辟出一块专供孩子们沉浸体验的“农家书屋”供爱阅读的孩子们发扬长处。在十多天的课程里,志愿者们设计了诸如“练习毛笔字”、“怎样弹吉他”的课外活动,让孩子们在快乐玩耍的同时又能保证学习到知识,寓教于乐。“农家书屋”也成为孩子们放学后的必备“打卡点”,许多孩子都会在书屋里练习一会毛笔字,再由父母接送离开。
7月3日上午,暑托班的孩子们先后前往烈士陵园和石柱林国家地质公园,二者都是双墩村著名的文化景点。上午9点,村干部、志愿者和孩子们在烈士雕塑前合影留念,为牺牲的1108位姓名可考的六合英烈献上缅怀与礼赞。10点左右,一行人来到著名的“石柱林”,这里被修建成一片颇有规模的旅游区,为双墩村的服务业注入活力。孩子们来到音乐喷泉,导游通过麦克风将喷泉“吹”起来,与背后雄伟的石柱林自然奇观交相辉映。
7月6日下午,“七彩夏日暑托班”闭幕式在村委会二楼会议室举行,二十多位孩子与志愿者们合影留念,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落上圆满句号。
谁道世事莫艰深,砼心一片向晨阳。双墩村的崭新面貌只是新时代中国乡村的缩影,想要取得更长久的发展仍需每个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