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总书记曾说“生态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为追寻习总书记足迹,福建江夏学院星火实践队于7月6日至7月8日前往武夷山国家公园、燕子窠、夏道镇、炉下镇进行实地调研。
智慧生态绘和谐画卷,文韵管理谱共融乐章当我们实践队踏入武夷山智慧管理中心的那一刻,我瞬间被迎面而来的智慧大屏深深吸引。亲眼目睹智慧监测系统如何高效替代了传统的人工巡检,我内心涌动着对数字技术无限潜力的赞叹,清晰地意识到,在生态建设的广阔舞台上,数字技术正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的力量让保护与发展并行不悖成为可能。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武夷山国家公园智慧管理中心观看武夷山实时数据监测 郭奕彤/提供
科学引领绿色,生态造就茶园走进燕子窠生态茶园,讲解员热情的向我们讲述燕子窠所采用的“有机肥+绿肥轮作”模式,我感叹农业与科学在燕子窠中的完美融合,抬头望向茶山时,其不仅十分养眼,还展现了茶园生态的一面。我俯身轻轻捻揉叶片,感受到了独属于武夷山茶叶的鲜嫩,深深感叹大自然的曼妙之处。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燕子窠生态茶园轻捻茶叶 陈浩熠/提供
夏道巡河新视界,河水共治护生态来到了夏道镇徐洋溪流域,当无人机腾空而起,以独特的视角巡视着蜿蜒的河流,我感受到了这不仅是对传统巡河方式的一次革新,更是对生态保护的深情告白,在科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更清晰地洞察河流的健康状况,所以在科技进步的浪潮中,我们要坚守生态底线,让科技之光照亮绿色未来。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夏道镇徐洋溪听取政府人员讲解治河成效 陈浩熠/提供
绿色炉下转型进,生态发展责任担我们踏入了“炉下之问”的殿堂,亲眼见证了炉下镇经济发展以污染严重的养猪业为主转变为以“五个一”绿色产业为主,深刻体会到生态转型的艰辛与希望。现在这里的清新空气与旖旎风光,让我心旷神怡,仿佛心灵得到了洗涤。这次实践不仅让我亲眼见证了绿色发展的力量,更是在我心中种下了环保的种子。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炉下之问”生态文明实践展示馆学习 陈浩熠/提供
回望过去,我们在生态这条路上不断攻坚,创下了耀眼的成绩。展望未来,我们应有继续坚持的勇气,不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这一项伟大的事业。生态文明保护,我们一直在路上。
图为实践队出征仪式全体队员合影
(来源:福建江夏学院 郭奕彤、陈红杰、严宇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