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被提上日程。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的颁布实施,为农村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指导方针。其中,农村老龄化问题及其派生的养老服务需求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为真实了解农村居民的养老需求及偏好,安徽财经大学齐云落星团队在安徽省一区四县走访调研,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农村、了解农民,切实感悟他们的心声。
第一站:蚌埠城投康养有限公司
7月9日,团队成员来到蚌埠城投康养有限公司。公司护理部工作人员高女士带领我们拜访公寓住户,“大家可以跟随我走到这间房间”映入眼帘的是一位“时尚”的奶奶,一首戏曲尽显传统文化之美,“冬练三伏,夏练三九,唱戏是这样,做事也是这样,你们年轻人现在机会多,要多去闯闯”,团队成员们暗暗点头,无不记下了前辈的教诲;其后,团队走进另一房间,在这里住着两位老人,两席床、电视、冰箱、水暖、空调、智能马桶、智能呼叫系统等智能产品可以说应有尽有,和老人做过简单的交流后,高女士向我们介绍道“一站式”养老服务的服务思路,所有的房间全部朝南,带有阳台,满足不同长辈的需求。随后,团队跟随营销部负责人魏先生来到康养中心的食堂,这里的主厨定期与长辈沟通,研究菜品,同时根据长辈身体饮食特征,研究膳食产品的配套类型,并设置增值用餐服务,可供入住长辈亲朋探访聚餐、寿宴、家宴等,为长辈提供家一般的温馨服务。队员们乘坐电梯,来到园区中的影音室、书画室、体育馆、国医馆等,在这里,每日都将开展丰富风文体活动,并邀请专业老师定期举办多样化长辈课堂,中心与市老年大学搭建共享、共学平台,创建寄宿制老年大学。
第二站:新马桥镇养老服务指导中心
7月21日,团队成员来到了固镇县新马桥镇养老服务指导中心。院负责人朱女士向我们介绍道:“院内住户60余人,分为社会老人和五保老人,五保老人由政府供养,而社会老人需要家庭购买相应的服务类别。”随后,团队成员在周围进行了参观,感受到虽然基层养老院条件有限,但负责人们始终努力为他们的住户带来更好的服务。
第三站:宿州萧县
7月22日,团队成员北上来到皖北萧县纵林村,在深入农村的过程中受挫,但在当地扶贫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成功收集问卷70余份。
第四站:淮南寿县
7月24日,团队成员来到了皖中寿县。团队队长与安丰村委会陈书记进行了30分钟的个人访谈,包括但不限于我村老龄人口比例、劳动力现状、养老补贴问题以及互助养老、时间银行在农村实施的可行性等内容。在问及村老龄化现状时,陈书记解释道到在偏下城乡结合部的农村地区户口迁出易、迁入难,返回户口只能由街道接收,久而久之积累了大量空挂户,会极大地妨碍村委会的人口管理工作。随后,团队成员拜访卫生院模范湛医生,观摩其工作,并前往周围农村走访调查。在与农民访谈中,团队成员发现本地居民偏向居家养老但不得不选择机构养老,耕地收入难以维持开销,养老保险先缴再享导致部分老年人不舍得看病等现状。
第五站:宣城绩溪县
7月27日,团队成员来到了旅程的终点皖南绩溪县。绩溪山水动人,地表蜿蜒曲折,处处可见农民栽种的玉米、水稻。团队成员先与上庄镇寺后村的老村长进行沟通取得调研许可,随后团队成员发放问卷并与卫生室医生王爷爷进行了访谈,团队成员了解到,王爷爷已经在村内辛勤工作了53个春秋,他的医术和高尚品德赢得了当地居民的广泛认可和深深的敬意。凭借其卓越的贡献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王爷爷在2023年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的荣誉称号,这是对他多年来服务寺后村、献身公益的最高赞誉。团队成员被王爷爷的基层故事打动,经其许可无偿撰写一篇新闻报道赞扬王爷爷的事迹。
小结
团队成员纵跨整个安徽,从皖北到皖南,见识到不同的自然景观、村落环境、人文环境等。尽管,路途漫漫,艰难坎坷,但最终完成了任务。在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看到了城市与农村老年人生活环境的差异之大,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有的难以解决,有的正在努力解决。农村长什么样,基层长什么样,只有自己一探究竟才知道。感谢在三下乡的过程中帮助我们的一系列个人和单位,感谢那些默默无闻的基层工作者,也感谢撑起中国粮食半边天的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