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后疫情时代下文旅融合的发展路径,响应党的二十大有关“全面开展乡村振兴”的号召,7月8日,河南理工大学"弘扬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调研团来到毛寨村开展采访调研以及体验花斑釉瓷活动。
早上八点,实践团队出发前往毛寨村。到达毛寨村后,实践团成员兵分两路深入毛寨村展开调研,炎炎夏日,队员们不辞辛苦,挨家挨户走访村民并分发调查问卷,一路上,遇见了很多不识字的爷爷奶奶,队员们都耐心讲解,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让村民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确保每一份数据都能准确反映最真实的情况,最终收集了近百份问卷,经数据分析,团队成员了解到毛寨村村民们并无发展旅游的意识,但表示愿配合实践团及政府后续工作,发展文旅融合,提升当地经济,促进乡村振兴,这也为实践团后续为毛寨村规划旅游路线,打造文化品牌打下基础。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发放调查问卷。 通讯员 邢耀 供图 下午,实践团队跟随村委会到达非遗花斑釉瓷传承人孙小毛师傅的工作室,据了解,孙师傅是毛寨村的唯一一位花斑釉瓷传承人,一间瓷窑,一份匠心,听完孙师傅讲述他的故事,成员们不禁为之感动,也意识到非遗文化濒临失传对于这些匠人是何等的痛苦,随后,成员们切身实践,体会花斑釉瓷的制作过程,一步步进行捏制、上釉和烧制,感受花斑釉瓷这一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亲手体验了泥土的质感,感受了釉彩的变化,目睹了作品从无到有的过程,深刻认识到传统工艺的繁琐与艰辛,更加清晰理解了非遗传承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体验花斑釉瓷的制作。通讯员 史堉栋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总书记说,“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在本次实践活动中,实践团队感受到非遗文化带来的人文精神和传承力量,同时也认识到非遗文化对乡村振兴的积极作用,并为毛寨村的发展贡献了他们的青年力量。自十九大报告提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到二十大报告期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五年来乡村振兴已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毛寨村村委会也向实践队员信心满满地说道:“在未来毛寨村各方一定都要够齐心协力,响应党的号召实现乡村振兴,让乡亲们早日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