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报告

德法童行|观千古文脉,领蜀地文风

时间:2024-08-21     阅读:
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文化传承与发展被赋予了新的使命。2024年7月14日,西南石油大学“德法童行,行川致远”实践队在杨莉老师的带领下,秉承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四川博物馆和蜀绣博物馆,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不仅是对巴蜀文化的一次深刻体验,更是对青年学生文化自信的一次重要培养。
一、四川博物馆的文化之旅
四川博物馆,作为西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以其35万余件院藏文物,向实践队展示了从古代到近现代的各类历史文物和艺术品。在馆内开放的不同特色展厅中,同学们仿佛穿越了时空,亲身感受到了巴蜀地区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发展。
走进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代巴蜀文明的陶土人像。这些陶土人像以其生动的造型和丰富的表情,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千百年前巴蜀人民的生活气息和艺术创造力。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不仅学习了巴蜀地区的历史知识,更在心灵深处感受到了一种跨越时空的文化共鸣。
此外,四川博物馆还展出了大量的青铜器、瓷器、书画等珍贵文物。这些文物不仅是巴蜀文化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参观这些文物,同学们对巴蜀文化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二、蜀绣博物馆的非遗探访
蜀绣博物馆位于风景秀丽的浣花溪畔,与杜甫草堂等文化名胜相邻。在这里,同学们得以近距离欣赏到蜀绣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从战国时期的几何图案到宋元时期的清秀典雅,每一件蜀绣作品都生动地展示了蜀绣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脉络和独特魅力。
在蜀绣博物馆,同学们不仅欣赏到了精美的蜀绣作品,更有幸聆听了蜀绣传承人张老师的亲自授课。张老师以其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技艺,向同学们传授了蜀绣的制作技巧和文化内涵。通过张老师的讲解,同学们对蜀绣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对四川人民的劳动与创造精神产生了由衷的敬意。
实践队队员何懿表示,这次文化调研之旅让自己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了巴蜀文化,更加坚定了对文化传承的信心。她认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有责任和义务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
三、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
通过本次实践之旅,同学们不仅走近了四川博物馆,用心领略了巴蜀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深入探访了蜀绣博物馆,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此次活动让同学们切实感受到了古老文明的独特魅力,增强了新时代新青年的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文化强国,凝心聚气。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扎实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高质量发展。
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晓晖在四川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上也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扎实推动四川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新征程四川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文化力量。
四、实践活动的深远意义
西南石油大学“德法童行,行川致远”实践队的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传承的实践,更是一次对新时代文化使命的积极响应。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不仅增长了知识,拓宽了视野,更在心灵深处种下了文化自信的种子。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更应该珍视和传承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实践活动,让青年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是培养他们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同时,这次活动也展示了西南石油大学在文化传承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学校通过组织这样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亲身体验和学习传统文化,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五、展望未来
展望未来,西南石油大学“德法童行,行川致远”实践队将继续开展类似的文化传承活动,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深入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同时,学校也将进一步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共同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为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我们相信,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定能够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在这次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也认识到了自己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和使命。他们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推动文化繁荣和文化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当历史文脉融入现代生活,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传统文化才能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让我们携手前进,共同书写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篇章!
作者:田帆宇、唐子茵、张衡     来源:三下乡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报告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