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过悠悠古街,品味江南无锡
时间:2023-07-12 关注:
为探索商业化模式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影响与冲击,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河清海晏,逢盛世,正青年”实践团队于7月3日寻访位于无锡市梁溪区的南长街,深入了解了南长街的一些门店,并对当地居民进行采访。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这条集商业化与历史古居为一体的街道,在喧闹繁华中绽放着悠悠古韵。进门处赫然竖立着一块巨大的牌坊,将外界同里面的小镇隔开,牌坊之上写着“运河古邑”四个大字。穿过这道门,便将踏进这长街的千年历史。
往里走,一家家店铺在此云集,有年轻人抢着排队打卡的网红奶茶店,也有百年传承的特色老店。唛秆绳老街油赞子便在南长街最受欢迎的店铺之列,也是无锡的传统美食之一。这家店铺生每日生意爆火,但一直坚持人工手作。新鲜出炉的一袋袋油赞子都是师傅们一下又一下卷出来的。油赞子形似麻花,有咸、甜两种口味,淡淡的海苔味夹杂其中,口感酥脆、香甜。
图为油赞子制作过程。通讯员 余琳 摄
一路走来,如果细心留意,便会发现,这条街“暗藏玄机”。石板路右侧,每隔一段距离,便能见到一句无锡方言。桥洞下的涂鸦中,无锡方言也被画在了显眼的位置。都说方言代表一个地区文化的根基,游客们第一次接触到陌生方言,定会觉得有趣并且乐意去了解的,于是总会忍不住开口朗读一番。方言确实可以作为一个生动的文化载体,激发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无锡的历史文化。
图为桥洞的方言涂鸦。通讯员 余琳 摄
慢慢的,前方店铺逐渐变少。又过了一座桥,人流愈发稀少,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民居。
向东走了段距离,便是要采访的阿姨的住所。原以为这些老房子对于原来的居民来说只是偶尔拜访的纪念品,了解后才发现,其实不然。每走过一栋老宅,一条小巷,都能寻觅到生活的印记。破旧的大门口摆放着十几盆不同的植物,青葱绿叶随着太阳的光影摇曳;狭窄而阴凉的小巷里,几位大爷在扇着蒲扇乘凉;人流来来往往的小桥边,是孩子们追逐打闹的必经之路……
每每谈及这里的生活,阿姨总能滔滔不绝。据她所说,因商业街的打造,很多人选择搬出南长街;但也有不少人,如同阿姨一样,不愿意离开生活了半辈子的地方,因而坚守在此。这其中,或许是一种情怀,也或许是一种情结。这条石板路记载了一代又一代人淳朴而悠长的一生。
图为居民区的小巷子。通讯员 余琳 摄
正如阿姨所说,商业化模式必定会给当地居民及老宅造成一定的冲击。古街道一定程度的商业化是完全有必要的,但要避免千篇一律,加入本身的文化特色。南长街在加速商业化的同时不忘植根于本地文化,这点无疑是值得称赞的。抛开其他的不谈,对于当地居民来说,商业化的发展似乎为他们带来了新的收入,街坊邻里相互帮忙摆个小摊,卖些小吃、手工作品;来来往往的游客也无法影响他们的慢生活节奏。
说到这,阿姨拿出十几年前的报纸,说她已经是个“老网红”了,因为人们时刻关注着南长街,关注着这里的居民和生活。
今日的南长街,不仅有粉墙黛瓦、花格木窗,也有新型商业、老少旅客。此行不仅聚焦南长街,更聚焦于群众,感受古街道的振兴,同时不忘原本的历史文化,不在快节奏中丢失生活的本质。
作者:朱家欢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三下乡活动推荐
- 滁州学院暑期“三下乡” —
- 理论是实践的眼睛,实践是思想的真理。为进一步传递温暖,给孤寡
- 三下乡活动 2023-07-12 12:50:07
- 走过悠悠古街,品味江南无锡
- 为探索商业化模式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影响与冲击,南京师范大学泰
- 三下乡活动 2023-07-12 12:4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