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居于重要地位的骨干功臣。“法与时转则治,法与世宜则有功。”随着社会的进步,法律制度必须根据时代变化和民生民情调整完善。7月15日至7月30日,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学思享”社会实践团前往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房镇镇等地,把以法治“护航”民生,让社会“无碍”运行作为出发点,深入社会开展实践调研,以“民意”弥补法律的滞后性,让法治之光成为心之所向。
走进律师事务所,探寻讨论解疑难
“学思享”实践团为了解民生社情、热点法律问题,寻求法律之间的联系,明确法律人的定位,为后期实践做好理论准备。在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法律系副主任徐德臣老师的组织下,团队走进山东正大至诚律师事务所。
在了解该律所创建的初心和历程后,王律师和陈律师同团队成员针对宪法精神、法律滞后性、网络安全立法、民生权益的有效解决、法律实证主义等问题一起展开讨论,并提出自身从业的的见解和感悟。团队成员在与王律师交流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律师的本心。他认为“作为一名法律人要成为守望正义的社会良心,在法律与情理之际保持人性的温度。”听完他的观点和见解,团队成员豁然开朗并深受感动。这对于还未真正走向社会的法律学子们是深切的指引也是真心的告诫,为日后他们作为法律人在坚持求学和法律求索中,始终相信在这个纷繁嘈杂的世界里,有人在为欲念狂欢,有人也在为善独舞,而他们要成为的是向善逐光的那一类人。此次律所访问,对于实践团成员而言,不仅是课业与法律知识的收获,更为开展社会实践了解民生提供了实务的参考。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律师在交流法律问题。蔡雨林 供图
万达宣讲映眼帘,法治种子播心间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为深入了解公众对军人和英烈法律权益保护政策的认知程度,增强社会对于这一重要议题的关注与理解。“学思享”社会实践团于7月22日淄博市万达广场开展征兵和军人、英烈权益保护政策的宣讲活动。团队通过与万达、淄博电视台合作,邀请记者前来录影摄像,进行新媒体宣传,进一步提高此次活动的知晓率和曝光度。
在活动现场,团队成员向来往群众分发征兵宣传册并讲解展板,还通过生动的法律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介绍了以及国家为保障英烈及家属的权益所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其后,开展征兵宣传,实践团队的两名退役大学生士官向广大群众详细讲解了2024年参军入伍的意义、条件、适龄青年参军的经济待遇,解答群众关于征兵入伍的问题,引起现场群众的强烈反响。
图为退伍老兵郑班长为实践团成员生动讲述军旅生活。蔡雨林 供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淄博市万达广场进行征兵主题宣讲。来子琳 供图
深入社区见真章,服务为民情更浓
淄博市张店区齐悦国际国际社区,入选共青团城市基层组织改革省级试点;被评为“省级青春社区”、全市“青年发展友好型社区”,社区团总支与山东理工大学签订志愿服务合作协议,共同拟定“十大志愿服务项目清单”和大学生向社区报到社会实践计划,与在校优秀青年共同组建“团青智囊团”,为提升青年服务水平和社会实践服务质量建言献策。
2024年7月28日实践团队参加社区举办的第五届邻里节,分别参与“邻里烧烤节、法律服务站、齐小团”暑期培训等项目。实践团成员努力做到与社区群众想在一起、站在一起,收集最全面、最直接、最生动的资料。通过发放的调查问卷和现场采访了解,团队发现群众对于劳动权益保护、民事问题赔偿、医疗纠纷解决等与自身密切相关的法律事宜一知半解,对于青少年校园欺凌问题引起人们普遍重视。社区居民若有自己的困惑和不了解的法律问题,前往社区服务点的咨询台进行咨询,实践团成员凭借扎实的专业的知识,及时为群众提供准确的法律建议和解决途径。实践团成员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基层法律宣传和服务的队伍,致力于让人民群众知法、懂法、用法,拿取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学思享”社会实践团在探寻法的问题,倾听民众呼声中终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统一、动机与效果相统一,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通过“解决一个问题”推动“解决一类问题”,真正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办到心坎上。(通讯员 张玉茹 洪紫烟)
图为实践团成员和社区工作人员为群众准备的水果。来子琳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