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次实践过程中,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红船启动队分为两小队,一队前往中国共产党杭州历史馆学习,二队前往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学习。沿着红色路线,深植爱国情怀,自觉承担红色基因的宣传、传承和践行责任。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结合了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延续红色血脉,追忆革命历程,探寻革命足迹。
探寻红色足迹
1.中国共产党杭州历史馆馆照
7月4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红船启动队一队走进中国共产党杭州历史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在中国共产党杭州历史馆,现场队员重温光荣党史,深入了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奋斗历程。
2.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馆照
7月4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红船启动队二队走入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参观浙江革命烈士馆不仅是对历史的缅怀,更是对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追寻红色精神” 千秋伟业,百年只是序章。回首过往建党历史之艰,缅怀革命烈士铸国之心。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眺望前方征途,我们必须始终赓续红色血脉,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启迪智慧,继往开来,开拓前行。
01
重温党史立根铸魂 历史绝不只是历史书上的只言片语,我们铭记《反对本本主义》训诫,迈开脚,去走走,看历史风云的点滴实物,悟革命精神之屹立不倒。我们的伟大民族正是在这样的精神的照耀下,几经挫折、历经苦难,才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3.馆内遵义会议参加人员陈列
1935年1月,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历史关头,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是在历史洪流中应运而生的伟大事件,形成的遵义会议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天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34年9月上旬,国民党军队加紧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腹地发动进攻,红军已无在原地扭转战局的可能。面对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进行了伟大的长征。我们党领导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伟大进军。
4.馆内《共产党宣言》封面
每个人心中都有《共产党宣言》的烙印。重温党史精神,立根铸魂成就自我。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历经一次又一次蜕变,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走向更加美好、更加幸福、更如安定的未来。我心向党,不忘使命,共建大业,是我们对党的承诺;万民一心,共同努力,走向光明,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02
千古巾帼英雄 鉴湖女侠秋瑾 历史,将物体所存在的情感淋漓尽致的显现出来,展馆中陈列着秋瑾的一枚刻有“读书击剑”的印章。她希望通过读书与习武来打破当时黑暗的社会,即使“身不得,男儿烈,心却比男儿烈”也有一颗肝胆之心,努力打破黑暗的禁锢;即使离开家庭,不惜与家人断绝关系,也毅然奔赴日本求学,传播新思想;即使起义失败,挚友被杀,仍然冷静将学生撤离,从容就义。
秋瑾早年学习诗词经史,常常以秦良玉、花木兰自喻,嫉恶如仇,不肯缠足,憎恶封建吃人主义。在《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中她写道:“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体现着她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决心。她相信革命总是要流血的,在官兵快要围剿学堂之时,她没有选择撤退,而是毅然坚守在那里。希望用自己的鲜血,警醒世人反抗,不要放弃斗争。
位于杭州西湖的风雨亭,专为纪念秋瑾而建。柱上有对联:“巾帼拜英雄,求仁得仁又何怨;亭台悲风雨,虽死不死终自由。”仅此对联我们便能感受到鉴湖女侠那自由飞翔的灵魂,绚丽多姿的一生。
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通过红色记忆感召青年,以红色精神引领青年,以红色实践提升青年。青年学子们在脚踏泥土的感触中不断激发自我担当,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以学促干,推动主题教育深入实践。
5.正在实践学习的二队队员
在实践中,青年大学生们沿着红色路线再次踏上征程,深深植根爱国情怀,自觉担负起红色基因的传播者、传承者和实践者的责任;通过深入了解国情民情,不断充实知识和技能,我们以青春之声助力祖国振兴,书写着时代发展的壮丽篇章。
6.一队队员场馆内合照
在新的征程上,青年学子们将带着宝贵的实践经验,饱含奋发与勇毅,迈向前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仅是见证者和参与者,更是推动者和引领者,以实际行动书写着时代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