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7月28日至7月31日,北京科技大学SPQ京韵绿行实践团前往房山区路村走访乡村学校和当地听力言语康复训练中心,深入了解了乡村的垃圾分类和节能环保情况,交流了有关生态环保的看法,并大力倡导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同时,与当地听力言语康复训练中心合作,了解特殊儿童情况,陪伴残障儿童,并学习相关手语进行环保科普。通过社会实践走进乡村,让青年大学生在基层土地有所作为,建设生态文明,共创美丽中国!
SPQ京韵绿行实践团首先在北京市房山区燕山地区开展了一系列有条不紊的社区调研和科普工作。第一天,在居委会,了解到到环保工作得到了高度重视;走访社区,调查居民们的环保意识以及对身边生态工作的反馈,这让成员们对这里的生态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有了一定的认识,为后续在路村实践的展开打下重要基础。
随后,一行人前往天云听力言语康复实践中心,进行初步的科普工作。该中心成立于1991年,原名北京市海淀区聋儿康复中心,后于2010年更名为海淀区天云听力言语康复训练中心,这里生活着一群有听力或者智力障碍的小天使,眼神中既有对未知的好奇,也有对交流的渴望,他们使小队成员确信来到这里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为了方便后续与听障儿童交流,小队成员先在院长全贵云的带领下学习了一些实用性高的手语,诸如“感谢”、“帮助”“父母”等等,针对这种情况,小队成员一致认为传统的科普课堂形式可能不太适合这些孩子们。因此,小队成员通过在科普中增加更多短片,使用更多动画元素,在科普的同时给予孩子们更多关爱和关怀,以更温暖的方式支持他们的成长。
在科普开始之前,小队队员们首先通过一些简单的小游戏拉近了与小朋友们之间的距离。由于小朋友们的一些特殊性,队员们通过打招呼,陪玩属于他们的独特小游戏等方式逐渐与他们熟悉起来。随后,队员们给小朋友们分发了扭扭棒,一起来做手工。
小队在与孩子们熟悉之后,开启了正式的科普工作,首先进行水资源保护的主题科普,向同学们介绍了水资源的重要性、全球水资源现状、水资源污染以及水资源保护措施。同学们认真倾听PPT讲解、观看科普视频,认识到了全球水危机的现状。同时,小队成员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告诉同学们合理利用、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接着,小队成员介绍了两种环保能源——太阳能和风能的应用和生态效益。小队成员首先为同学们讲解了什么是太阳能和风能,并且从贴近同学们生活的角度着手,着重介绍了太阳能板和风能发电。同学们进一步认识到了各种环保能源在日常生活的应用,也纷纷发表了自己家里使用环保能源的例子。最后,小队成员从同学们感兴趣的新能源汽车方面进行了环保宣讲。宣讲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新能源汽车的环保效应和新能源汽车对生态影响的辩证思考。
同时,我们也通过现场举手的方式了解了同学们家中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总体情况,向同学们阐述了新能源汽车对环境的总体影响较传统汽车更低,但是在电池生产、废弃方面仍存在一些环境挑战,也鼓励大家使用更加节能减排的汽车及出行方式。
扎实步履见证实践青春,积极探索绘就社会蓝图,绿色科普共创美丽中国,在这个充满爱与奉献的旅程中,SPQ京韵绿行实践团的成员们走进房山区路村,带着问题寻找答案,带着真诚寻找光亮,一步一步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一点一点探索路村的生态之谜,造福绿色生态,回报真情社会。他们用实际行动印证了那句刻在实践服的话“为国奉献筑新程,钢筋铁骨育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