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在韧性城市建设中居于基础性地位,韧性社区的应急管理建设对基层社会的治理至关重要,也是近年来高度关注的领域之一。为了解滨海城市韧性社区的建设情况,探寻应急管理和基础治理模式,2024年8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韧性社区调研队到达北海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管理局以及茶亭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进行走访调研。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情况
北海市位于中国南部、北部湾东北岸,是中国滨海城市之一,也因此面临着许多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当发生台风等灾害时,疫情疫情管理,由市政府牵头,下级各部门相互协调配合,有效应对灾害。工作人员也表示,当前部门正在合并,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资金不足,人员之间的协调与联系不够等问题,之后的工作要重视这些问题。
图为韧性社区调研团队合影
随后,调研团队来到北海市应急管理局进行实地调研。团队了解到,应急管理部门在救援抢险队伍和应急物资准备方面,根据地方需要,迅速调派抢险救援力量,做到应急抢险救援力量闻令调动、及时响应,有效应对灾害的发生。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茶亭路社区发展情况
调研团队随后来到北海市海城区茶亭路社区,据了解,茶亭路社区入选自治区完整社区建设试点、自治区智慧社区建设试点。 茶亭路社区在解决社区治理难题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针对习俗不一、语言差异导致的纠纷不断等问题,社区党委充分发挥群众自治作用,探索出“融入百家”解纷工作法,通过整合解纷力量,做优百家服务,打造解忧超市、一啖茶调解室等服务品牌,成功将矛盾纠纷化解在社区内部。这些实践案例为韧性社区治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茶亭路社区作为一个典型的城市社区,其治理经验和做法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可推广性,通过对该社区的深入调研,可以总结出韧性社区治理的一般规律和经验做法,为其他城市社区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韧性社区建设作为基层治理的一种创新实践,不仅仅是一个具备抵抗力和恢复力的社区,更是一个能够有效整合资源、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的社区,有助于形成政府、社区、居民等多方参与的应急管理格局,能够极大地提升基层应对风险的能力。调研团队通过深入研究广西滨海城市韧性社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现实问题中探索韧性社区治理的新路径,从而为其他地区韧性社区建设提供经验借鉴,推动韧性社区治理的良性健康发展。(通讯员:刘金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