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调研队员参观三宣堂社区荣誉墙情况
滨海城市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而社区作为城市发展的“细胞”,是城市更新中最基础、最前线的部分,在韧性城市建设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为了探究滨海城市韧性社区的发展情况,广西师范大学韧性社区调研队前往钦州市三宣堂社区进行实地调研。
调研过程中,团队了解到,三宣堂社区共有 2个避难场所,有永福广场和钦州市第一小学,面积共约 20000 平方米可容纳 8000 多人,均有避难标志和逃生示牌,应急避难场所设置有“应急避难场所”指向标志牌。此外,三宣堂社区为进一步加强对生产、交通、消防、社会治安等方面事故与伤害的检测和统计分析,及时准确掌握社区内事故与伤害情况,积极落实预防和干预措施,持续改进的实现社区安全。
据陈干部介绍,三宣堂社区正在打造智慧社区,通过网格化管理平台,进一步提高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能力,实现灾害预警信息快速广泛发布、灾害收集、气象防灾减灾精准化管理工作。通过社区网格化管理平台搭建气象信息发布平台,并把网格管理干部列入气象防灾减灾队伍,台风预警信息、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等气象服务信息中,第一时间通过网格化平台发布到各网格管理员,打通了气象灾害预警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了无缝覆盖的网格化气象防灾减灾和家门口的防灾便民服务。
图为调研队员与三宣堂社区陈干部访谈过程
每每遇到台风或者汛期期间,网格管理员通过网格管理平台、社区微信公众号开展气象信息发布和科普宣传,推动网格化气象预警和科普,实现预警服务进入户。社区通过微信公众号开展台风防御科普宣传,起到很好的服务效果,增强了基层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实现气象管理精准化和服务人性化,推进社区平安创建。(通讯员:刘金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