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高原星火,雪域红韵——海军军医大学赴西藏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时间:2024-09-03     阅读: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的号召,海军军医大学“军大学子戍边行,医心为民汉藏情”实践团奔赴西藏,感受卫国戍边精神,探寻祖国边陲的每一处感动。

高原厚植信仰,雪域温润格桑

  岗巴县平均海拔4700米,含氧量不足内地35%,边境线长达97公里,就是在这个缺氧不缺信仰的地方,诞生了“最美拥军人物”确吉母女俩60多年接力拥军的传奇故事。海军军医大学的学员组成实践队伍,跨越山河来到了岗巴县,确吉阿妈的家里,切身体会阿妈的故事……

  步入屋内,一整面墙的荣誉和照片让人心生敬意,向导为队员们介绍,阿妈当了几十年的村干部,深受拥护和爱戴。退休后,阿妈依旧坚持拥军爱军精神的传承:“每年迎接新战士、欢送老兵的传统不能丢,每年‘八一’去部队送特产的传统不能丢,一定要让新战士尝到最新鲜的酥油茶和甜茶。”

  阿妈见到年轻的海医学子们十分激动,亲切地拉住他们的手,询问他们来到高原是否适应,有没有身体不舒服,她向队员们讲述曾经的故事,教大家煮甜茶,阿妈说,那些孩子们都爱喝,阿妈始终把解放军战士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杯热腾腾的甜茶温暖大家的心,伴随确吉阿妈亲切淳朴的笑容深深印在了每一位官兵的脑海。

  同时海医大的教员和学员们非常关心确吉阿妈的身体状况,询问阿妈一些日常生活的情况,并给出了医学角度的健康建议,为长期联系,随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与阿妈互换了联系方式。离开之际,确吉阿妈捧着洁白的哈达走了出来,为队员们一一献上,目送直至离开。

  阿妈的故事既平凡又伟大,阿妈的真诚与热情打动了每一位官兵,一句亲切的金珠玛米(藏语:解放军)温暖了大家的心。传承拥军志,厚植爱国情,拥军这条道路,阿妈一走就是几十年,她的精神也在这条道路上不断发扬,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汇聚起巨大的力量。

  图为阿妈说:“远道而来的金珠玛米,真好”。 李欣昱 供图

  图为阿妈在为孩子们做暖心甜茶。 李欣昱 供图

行于祖国疆埸,志在云顶天边

  在驻地官兵的带领下,实践团一行人前往位于中印边境的乃堆拉国门参观学习。途中,沿天边望去,能够看到隐于云迹的詹娘舍哨所。每年毕业季,海军军医大学都有学员奔赴祖国边疆,放弃安逸,选择奉献。“报国戍边,青春无悔,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回荡在耳边的誓言以风雪山峦的形式,如画卷般在队员们眼前拓开。

  队员们在边防官兵带领下,来到红色边关展示馆,学习了乃堆拉国门的历史变迁和战略地位,深刻体会到戍边战士们坚守的“祖国疆土当以死守护,寸土不让,誓与国家共存亡”的坚定信念。

  海拔的高度,托起生命的高度。戍边战士们在高原严酷的环境中,用青春和热血守护着祖国的边疆,筑牢守护人民安全的钢铁长城。实践团队切实感受到了边防士兵“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信念、“愿得此生长报国”的家国情怀、“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责任担当。此次实践,是心怀敬仰的学习之旅,更是传播之旅,将所见所感带回校园,将真正的戍边精神分享给身边战友,勉励广大青年官兵在生活工作中用“戍边精神”激励自身,做到勤学苦练、勇担责任、严守纪律,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新时代革命军人。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乃堆拉国门参观。刘易繁 供稿

援藏同心协力,青春不谋而合

  日喀则团市委联合海军军医大学社会实践团队与西部计划志愿者开展了座谈交流。座谈会中,学员代表介绍了此次行程目的,代表社会实践队作发言,日喀则团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日喀则市的基本情况;实践团成员和新老西部计划志愿者们就以学习工作心路历程进行了交流。

  随后,在高原急救培训讲座上,海军军医大学带队教员与学员一起向志愿者们讲解了常见急救知识和操作手法及常见高原病预防,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简单易懂的示范,详细地讲授了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和关键技能要领,帮助在场的志愿者们更有效地把高原急救知识贯穿到实际生活当中。培训讲座结束后海军军医大学教员及学员们与志愿者们积极互动。

  活动营造了军民一家亲的浓厚氛围,受到志愿者们的一致好评,让志愿者们对急救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掌握了基本的急救技能,在突发情况时迅速、准确地采取急救措施,全面提高了志愿者们的健康意识。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急救知识科普宣讲。李欣昱 供稿

  图为实践队与日喀则市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座谈交流会。李欣昱 供稿

作者:张昊航、李欣昱     来源:张昊航、李欣昱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