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增强未成年人保护意识,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关爱未成年人,守护成长之路”三下乡实践团于2024年7月11日在重庆市丰都县三建乡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开展了“暑期三下乡丰都专项”未成年人保护法宣讲活动,由团队成员姜谊担任宣讲员。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未成年人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我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构建更加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及广大民众正携手努力,共同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一、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为未成年人保护提供坚实保障。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法规,如《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这些法律法规明确了家庭、学校、社会及政府在未成年人保护中的责任和义务,为未成年人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保护。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形成未成年人保护合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努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加入到未成年人保护的行列中来,通过捐款捐物、志愿服务、宣传教育等多种形式,为未成年人提供关爱和帮助。同时,各级政府也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未成年人保护格局。三、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宣传教育是提高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的重要途径。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通过举办讲座、展览、演出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向未成年人普及安全知识、法律知识及心理健康知识等,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同时,还通过媒体宣传、网络教育等方式,扩大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让更多的人关注和支持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四、关注特殊群体,为困境未成年人提供精准帮扶困境。未成年人是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点对象之一。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高度关注困境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通过制定专项政策、提供资金支持、开展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为他们提供精准帮扶和关爱。同时,还加强了对困境未成年人的心理疏导和关爱服务,帮助他们走出困境、重拾信心。

总之,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将继续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宣传教育、关注特殊群体、形成保护合力,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