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七彩假期育新苗,五育并举筑梦田

时间:2024-09-03     阅读:
2024年7月,江苏师范大学敬文书院“梦启彩虹,童行未来”志愿者服务队在南京市六合区竹镇镇民族小学开展了为期两周的“五育协同、融合育心”为主题的关爱民族学生的支教活动。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支教课程,促进乡村儿童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支教课程涵盖了文化、科学、艺术、体育等多个领域,通过互动式教学和实践操作,让孩子们不仅获得了丰富实用的知识,更在活动过程中开拓了视野,激发了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一、德育心,播撒爱国种子
五四之光,熠熠生辉。志愿服务队巧妙借五四运动之历史风云,以纪录片为镜,让孩子们穿越时空,亲历先辈的爱国激情与壮志热血。在角色扮演的舞台上,孩子们化身为五四青年,以稚嫩之躯承载历史之重,激情演讲中尽显壮志豪情,手绘报里绘就爱国情怀,每一笔都跃动着对先辈的敬仰与对未来的无限向往。

红船轻摇,梦想扬帆志愿者们以“红船精神”为灯塔,引领孩子们探索党的诞生地,通过生动的故事讲述与珍贵的历史影像,让党的初心使命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随后,志愿者们深入浅出地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结合国家日新月异的发展成就,点燃孩子们心中的爱国之火,激发他们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热烈的讨论中,孩子们踊跃发言,分享个人梦想与对国家的美好憧憬,一颗颗爱国的种子在心田悄然绽放。
 


二、智启心,探索科学奥秘
遨游宇宙,创想卫星。在太阳能卫星科普课堂上,孩子们借助多媒体遨游于宇宙奇观,了解太阳能卫星的奥秘。随后,在志愿服务队的引导下,孩子们动手制作太阳能卫星模型,将废旧物品变废为宝,展现无限创意。

解码世界,启迪思维。数字与信息科普课程中,志愿者深入解析身份证编码奥秘,让学生领悟数字背后的信息世界。通过学籍号、书画作品编码等实践活动,学生分组合作,亲手设计编码,不仅掌握了编码原理,更激发了创新思维。视频展示的车牌号、条形码等多样编码应用,拓宽学生视野。
 

三、体强心,挥洒运动激情
太极韵动,身心共融在《太极拳教学》课程中,志愿者们融合历史讲述与视频展示,让学生深刻理解太极拳背后的文化底蕴,随后转战户外,亲身体验起势、野马分鬃、白鹤亮翅等经典动作。让同学们在体悟传统武术的精髓的同时,强健体魄,培育文化自信。

绿茵梦想,足下生辉服务队精心设计了足球启蒙课堂,通过系统教学引领孩子们踏入绿茵世界。课程不仅涵盖足球起源、规则及技巧,还融入赛事介绍与球星励志故事,激发孩子们对足球的无限热爱。孩子们在互动中掌握传球、射门等基本技能,更在团队协作中学会互助与拼搏。
 

四、美润心,绘就创意画卷
匠心传承,指尖生花在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窦娟女士的引领下,孩子们不仅聆听了剪纸艺术的历史渊源,更亲手体验了从选材到剪裁的全过程。一幅幅色彩斑斓、童趣盎然的剪纸作品在孩子们灵巧的手中诞生,夫子庙、中山陵等南京地标跃然纸上,展现出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在绒花文化体验之旅中,小朋友们聆听绒花历史,学习“炼铜丝”、“打尖”等精湛工艺,更在志愿者的指导下,用扭扭棒亲手创作色彩斑斓的小花。

山水花鸟,童绘华章志愿者们系统介绍了花鸟画的相关知识并通过多媒体展示《芙蓉锦鸡图》等经典之作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其艺术魅力;又分发《五牛图》复制稿,引导孩子们细致观察,培养从多角度欣赏艺术作品的能力。在对山水画的教学中,从“青绿山水”到“没骨山水”,志愿者们分类讲解山水画艺术特色,并现场演示超轻粘土制作山水画元素,让孩子们分组创作,亲手触摸传统艺术的精髓。

 
五、劳育健心,培养动手能力
手工筑梦,创意无限。志愿服务队精心设计了“小吸管搭世界”创意课程。课程利用日常吸管,激发孩子们创造力与团队协作能力。孩子们分组设计并搭建桥梁、城堡等作品,展现无限想象。活动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更在劳动中培养了创新思维与团队协作精神。

手动创想,VR启航。志愿者们引领孩子们亲手打造简易VR眼镜。通过搜集硬纸板、塑料片等简易材料,将废旧物品变身为探索虚拟世界的钥匙。制作过程中,孩子们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更在团队合作中激发创造力,享受科技带来的乐趣。独特的科技体验在他们的心灵种下了一颗颗探索未来的种子。

 
爱播春田,梦绘长空。“梦启彩虹,童行未来”志愿者们以行动温暖教育,展现知识温情。孩子眼中求知光,映照未来梦;教室欢笑,织就团结和谐曲。此行筑梦阶梯,也滋养志愿心田。爱心跨越山水,点亮民族学子心灯,共绘团结进步、教育均衡的绚丽画卷,让梦想种子茁壮成长,绽放独特光芒。

 
作者:黄予嘉;杜易琳;朱静娴;于熙佳     来源:江苏师范大学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