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七月,热浪难挡。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稻亦有道突击队队员们投身于田野,他们的身影与金色的麦浪交织成一幅生动的画面,宛如一幅现代版的春耕图,奏响金色麦田“丰收曲”。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稻亦有道”突击队赴阳春市岗美镇开展实践活动,采用“车间+田间”的模式助力农村水稻技术发展,为农业种植难题提供了工业化的新思路,促进加快乡村集体经济发展步伐,以夯实“百千万工程”的“耕”基。
图:"稻亦有道"突击队在岗美镇试验田丰收前合影
2024年3月,"稻亦有道"突击队多次前往阳春市岗美镇,与专业人员探讨水稻种植产业及撂荒地复耕情况。突击队介绍了广东工业大学研发的“车间+田间”智能型水稻精准种植技术,该技术通过种膜直播减少草害、提高肥效,并实现了稻草秸秆资源化利用。突击队通过走访调研了解到当地面临的问题包括天气变化影响发芽、劳动力短缺及暴雨导致幼苗受损。为此,团队提议利用天气预报确定播种时机、优化水渠排水系统,并推广种膜直播技术以减轻农民负担、增加产量,得到了高度认可。
在完成实地调研后,突击队师生很快便投入到种膜制备的环节。突击队队员们首先学习了如何将稻草秸秆与黏合材料混合制浆。这个过程的独特之处在于完全摒弃了传统的化学漂白方法,转而采用物理和生物技术来处理原材料,从而保证了种膜的生产过程更加环保。通过这种方式,种膜既能满足水稻生长初期对光照的需求,又能降低除草成本,提高出苗率。
正值温润的种植时期,突击队师生和合作种植户一同来到水稻种植田间,学习了当地水稻从种植到收割的整个过程。并将制作出来的种膜铺设在试验田中。
图:"稻亦有道"突击队开展种膜制作
图:"稻亦有道"突击队协助种膜铺设
24年7月,突击队踏着金黄的稻浪来到了岗美镇田间,见证了水稻丰收的喜人景象。在种植大户的热情引领下,突击队深入田间地头,近距离观看了农机在田间地头的工作状况,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种植大户向突击队师生讲述了今年稻谷的收成,表示今年的产量稳定且质量上乘,并谈及与我校合作的种膜试验田的稻种的生长状况,他高度称赞了铺膜技术,指出铺膜技术使试验田在抑制杂草生长方面优于普通稻田,在不使用除草剂的同时,保证了稻谷生长所需的养分。这番肯定和认可也让突击队师生对铺膜技术倍感振奋。
图:"稻亦有道"突击队成员与种植大户进行交流
通过本次突击队行动,成员了解了水稻种植包括传统的插秧,无人机飞播,及种膜技术等方法,认识到种膜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也深刻认识到了农民的艰辛,纷纷表示在返校后积极研究优化种膜技术,结合智能车间逐步实现广东省智慧农业发展,减轻农民的艰辛劳作,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为更好进行种植方式推广与实验,突击队师生还赴增城、河源等地开展种膜直播,将成果做在祖国大地之上。
图:"稻亦有道"突击队在河源龙川种膜地合影
未来,突击队还将开展更多作物、更大范围的试验,并将借助广工在大数据、物联网等方面的研究优势,进一步发挥“互联网+”在智能农业装备制造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推动农业智能装备的发展,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和“百千万工程”建设贡献广工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