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会是红色阵地,老党员是一面旗帜。8月19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最安康,最青春”暑假社会实践团的师生们来到了安康市汉滨区西南部山区的流水镇香山村,这里也是学校对口驻村帮扶村。实践团的师生们在此追忆我党艰苦斗争的历史,重温新时代初心和使命,聆听平凡而伟大的革命故事。
重温百年党史 追忆红色精神站在香山村党史文化墙前,杨欣老师一字一句地领读着中国共产党从中共一大到中共二十大的党史故事,党史墙的文字仿佛变成了一幅一幅的画卷,学生们慢步向前,沉浸在着红色的回忆中,像是遨游历史的长河中,深切体会着我党百年的不屈不挠,不卑不亢。学生们说道:感觉心里有了触动,我党的百年历史太震撼了。
拥抱新时代 心中有力量
坐在陕工院援建的香山书屋中,杜鑫老师向学生们介绍了学校在香山村定点帮扶“扶智”的初衷,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通过先进的理论知识和种植、养殖技术指导下,村民们才能不断实践,乡村才能真正振兴。说罢,学生们坐在图书桌前,认真翻阅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我要成为怎样的人》《梁家河》等书籍…
聆听红色故事 传承理想信念
来到香山村4组村民张金明家中,老党员张大爷热情地招呼着学生们。张大爷说道:“我是1948年出生的,1964年在西藏日喀则西部当的兵,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年我们在中印边境营地经常受到印度那边的骚扰,平时我们就拿着铁棍、石头就打,指导员下命令,不能让印度人过国境线。有一次,真刀真枪的干起来,连长牺牲了,我们杀红了眼,把印度鬼子打死了几个,之后不敢来了”。学生们听得十分入迷,目光坚定,置身于红色故事中,久久不能平复。随后,张大爷为学生们送上寄语和期待:“你们要在这个好时代好好努力,学好本领,为社会和国家多做贡献”。
在悠悠岁月中,有无数共产党人艰苦卓绝的斗争,有老党员以身许国,用生命捍卫国家的信念,有新时代新青年挑起的使命和责任,就像是一盏盏明灯,驱赶了黑暗,照亮了前行的路。激励着无数名年轻有为的新青年们,为实现自身理想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