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北科大澧泉倾阳实践团:寻访红色足迹,赓续延安精神

时间:2024-09-20     阅读: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寻访红色足迹,深入理解延安精神内涵,值八一建军节之际,北京科技大学澧泉倾阳实践团来到瓦子街战役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并走进老战士张志军家中,共同回忆他的军旅故事。
“这次胜利改变了西北的形势,并将影响中原的形势。”毛泽东在宜川瓦子街战役后这样评价道。瓦子街战役是在中国解放战争的战略反攻阶段中,西北野战军转入外线作战后取得的一个重大胜利,不仅改变了西北战场的局势,而且对中原战场的形势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的战略进攻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倾阳实践团怀着崇敬与感恩之情来到瓦子街战役烈士陵园,深入了解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汲取先烈们的精神力量。在这场战役中,共有5287名烈士牺牲,但目前有名有姓的烈士仅有六百多位。烈士纪念碑前,在讲解员的引领下,我们向革命烈士鞠躬致敬,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三次鞠躬,向崇高的奉献精神致敬,感恩当今的和平盛世,告慰瓦子街战役中每一位革命战士的英灵。
随后,澧泉倾阳实践团来到了老战士张志军的家中慰问,并向老兵致以节日的问候祝福和崇高敬意 。张志军的父亲曾隶属于新四军359旅,参加过宜瓦战役,在瓦子街烈士陵园中就存放着其父亲的一条武装带。张志军告诉实践团成员,他出生在一个红色的家庭,也正是在他父亲的影响下,他和大哥选择了参军入伍。1978年其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并于1979年的十二月份参加中越自卫反击战,在战争期间荣立三等战功。在那段岁月里,最令张志军印象最深刻的是他那位英勇的战友。那时战况十分焦灼,敌军火力猛烈,有一位“个性坚强”的英雄战士挺身而出,多处负伤后依然站起来,拿起机枪向敌人扫射,把敌人的所有火力全部吸引到他身上,不幸中弹牺牲。但正因为他的英勇行为,解放军才成功打破局面,顺利拿下了地方据点。
“国家对我们还是挺好的。有很多优惠政策,这对我们还是挺照顾的,我们很感激也很知足。我们年龄都六十多岁了,就觉得享受到了温暖,我们现在很幸福。”退伍后,张志军在国家的安排引领下,被安排在粮食厂工作,如今退休后,每天在家中照看孙女,生活惬意又美好。实践团成员黎泳烨在听到张志军的故事后感到十分激动,并表示自己的伯父也曾是张爷爷的战友。“谢谢你们把这场仗打赢了!”黎泳烨激动地向张志军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并深深握了握手,爱国之情在掌间流淌传递,令在场每一个人都感到十分感动。
张志军为实践团成员展示了他保存的战功喜报、荣誉勋章等物品,实践团成员怀着崇高的敬意瞻仰了这些宝贵的物品,并询问张志军每一件物品背后的故事。张志军告诉实践团成员,他准备将这些物品传承给自己的儿子,提醒后辈不忘历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正如张志军将自己的行军物品传给后辈一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也在张志军父亲对张志军的言传身教中、张志军与实践团成员的交谈中进行了悄无声息的传递。此次红色足迹寻访与老兵慰问活动,让澧泉倾阳实践团的每一位成员深刻领悟了延安精神的内涵与时代价值,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要将延安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梁琦晨     来源:北京科技大学澧泉科技之倾阳社会调查实践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