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是历史的记忆,红色文物承载着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让红色文物焕发耀眼的光彩,使红色基因融入血脉,是当下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昼夜不舍的目标。近期,盐城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苏行·传递新四军文物之声”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功推进了文物活化阶段的系列活动,秉承“用好革命文物,讲好革命故事,传承革命精神”的宗旨,将实践中收集的资料进行整合转化,持续以新四军革命文物活化为主线开展专题宣传和宣讲活动,旨在向群众传递文物史实和精神内涵,让新四军革命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实践团通过查阅相关历史文献、档案资料以及依托新媒体平台等多种渠道,提炼文物承载的革命精神,整理汇编《新四军文物名录》,详细记录了新四军在抗战历程中使用的武器装备、革命者的日常用品以及各类纪念碑等珍贵文物。同时,实践团创新性地建立了“红色印记”微信公众号平台专栏,每日定时发表一篇《新四军文物名录》推文,以期将文物背后的故事和革命精神传递给更多读者,构建革命文物与人民群众对话的桥梁。
实践团成员们先后面向盐城、常州、南京等地的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村部以及盐城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开展了多场新四军革命文物宣讲会,线上线下同频共振。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向群众与青年学生传递文物史实和精神内涵,并激发了他们爱党爱国、传承红色基因的热情。盐城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022级学生刘婷婷表示:“新四军革命文物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们承载着新四军将士们不屈不挠、英勇奋斗的精神。从弹孔累累的旗帜到锃亮的军号,从简陋的步枪到卷刃的大刀,再到满是补丁的军服,这些看似平凡的物件,却蕴含着无数动人的故事。我想,我们青年一代应接过时代的接力棒,努力拼搏,在新征程中踔厉奋发。”
为了展示新四军北上的峥嵘岁月,为地方红色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提供思路借鉴,实践团成员设计“新四军东进北上”红色研学旅游路径,以新四军革命文物为主线,将盐城、徐州、扬州、无锡、南京等地的新四军主题纪念馆有机串联,旨在为追寻先辈革命印记、传承革命精神提供“红旅”攻略,进一步推动革命文物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带动地方旅游产业经济腾飞。
革命文物话历史,青春向党守初心,此次实践活动中,“苏行·传递新四军文物之声”暑期社会实践团始终坚持深度与广度兼具,温情与传承相伴,追寻红色印记,感悟革命初心,助力革命文物故事传播,为革命文物能真正“活”起来,革命信仰永不褪色,革命精神生生不息贡献青年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