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2日,江苏海洋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调研团队不远千里,奔赴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贸易中心,围绕少数民族织物展开深入的实地调研,旨在挖掘水族织物文化内涵,推动其数字化保护与传承。
抵达贸易中心后,团队迅速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这里丰富多样的水族织物让成员们目不暇接,他们有条不紊地采集各类织物样本。从精美的马尾绣织物,到古朴的水家布,每一件样本都承载着水族人民的智慧与情感。团队成员仔细观察织物的纹理、色彩和图案,详细记录材质、工艺等信息,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实物基础。
为了更全面了解水族织物的市场现状和传承困境,团队在贸易中心内对商户和顾客展开广泛的访谈。商户们分享了织物的制作工艺传承情况,以及在销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顾客们则表达了对水族织物的喜爱和期待。这些一手信息为团队制定针对性的数字化保护策略提供了重要参考。
团队还特别邀请了当地的水族织物制作艺人,现场演示传统的制作工艺。从马尾的采集、处理,到丝线的缠绕、刺绣,每一个步骤都蕴含着水族千年的文化传承。成员们认真观摩,不时提出问题,深入学习其中的精髓。
此次调研收获满满,团队不仅采集到大量珍贵的织物样本,还深入了解了水族织物的文化内涵、市场现状和传承需求。未来,团队将借助数字化技术,对这些织物样本进行全方位的记录和整理,通过建立数字化数据库、线上展示平台等方式,让水族织物文化被更多人知晓,为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