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响应青年学生在投身基层建设、服务家乡发展中坚定信念、增长本领、作出贡献,在实践中更好的领悟天津大学“兴学强国”的使命,在筑梦乡村中展现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使命与担当,2月9日至2月14日,天津大学材梦生花实践队奔赴安徽省六安市城关二小纬二路校区,开展了为期6天的“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结合专业特长与当地需求,精心设计涵盖人文、科学、艺术等领域的多样化课程,通过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为孩子们打开探索世界的窗口,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图为材梦生花实践队队长杨博为向孩子们从校园、学习、学科、生活四方面介绍天津大学,并分享自己在大学中的生活和趣事,让孩子们对天津大学有初步的认识、产生向往,激励孩子们努力学习。 甘若颖 供图

图为2月9日材梦生花实践队在学校举办破冰仪式暨天津大学宣传介绍时,城关第二小学四年级二班班长陈怡琳同学为材梦生花全体成员速写画像图片,
并献上美好祝福。 杨博为 供图
“多元课程启智趣,寓教于乐拓视野”
本次支教活动以“拓宽视野、激发兴趣”为核心,实践队为城关二小的学生们量身打造了丰富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兼顾知识性与趣味性。
“师生携手共成长,实践育人显担当”
实践队成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化身“全能教师”。武新岩老师通过诗词与相声的生动结合,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杨博为老师带领学生体验扎染与实验,在实践中感悟科学与美学的交融;谢雨桦老师以名人传记启迪人生理想,用自然科普激发探索精神。课程表上每一节精心设计的课堂,都凝聚着队员们的匠心与热情。
图为趣味物理实验课上队长杨博为在讲述空气炮的原理后带领同学们动手制作空气炮并做游戏感受空气的魅力 甘若颖 供图
图为在队员杨蕊溪教学的剪诗拾取课程上,同学们将废旧书籍上的文章随机剪为短句,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其拼成一份份独一无二的短诗。杨博为 供图
“成果丰硕续温情,青春力量助振兴”
6天的支教活动中,学生们从腼腆到自信,从好奇到热爱,课堂上的欢声笑语与作品成果见证了他们的成长。结课仪式上,孩子们展示扎染作品、演绎相声片段、分享实验心得,用行动表达对课程的喜爱。实践队队长杨博为感慨道:“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对话。我们希望通过这些课程,为孩子们种下梦想的种子。”
图为在课间休息时,同学们与实践队队长杨博为一起聊天游戏,分享寒假期间的经历与趣事。
乔梓建 供图
材梦生花实践队以实际行动践行青年使命,以教育赋能乡村振兴。这场跨越千里的支教之旅,不仅为舒城的孩子们带去了知识与欢乐,也让实践队员们在奉献中收获了成长,书写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图为2月14日结营仪式结束后材梦生花实践队队员为城关第二小学纬二路校区四年级全体学生赠送手写美好祝愿的明信片并合照 材梦生花实践队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