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6日,湖南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深耕湖湘文化 传播非遗新声”中华文脉传承团怀揣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好奇,踏入了湘潭窑湾历史文化街区,开启了一场探寻千年古街文脉,展现外语学子担当的 “文化寻根”之旅。
湘潭窑湾,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沧桑与繁华。当团队成员们踏入这片古老的土地,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回到了那个车水马龙、商贾云集的年代。参观过程中,黄谢同学主动担任临时讲解员,她声音洪亮清晰,为实践团详细地介绍着窑湾的历史沿革。“青石板上的马蹄印,是晋代石头寺的晨钟暮钟敲出来的年轮。1700年前,湘江在此划出‘U’形弧线,商船载着米、茶、药,在‘金湘潭’的码头上演千帆竞渡的繁华……”成员们纷纷俯身仔细观察马蹄印,一边拍照记录,一边小声交流着对往昔繁华的想象。
在参观潭宝汽车站旧址时,成员们被这座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建筑所震撼。斑驳的墙壁、陈旧的设施,都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大家认真聆听志愿者黄谢对潭宝公路历史的讲解,了解到它在湖南近代交通史上的重要地位,深刻感受到先辈们开拓进取的精神。
在此次“文化寻根”之旅中,文化传承的使命在实践团成员心中悄然扎根,他们深知,自己不仅是传统文化的探寻者,更是传播者。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带着这份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担当,以青春为笔,以外语为墨,书写文化交流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