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 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赴杭州“‘金’钟防诈守正道,‘融’心反邪护万家”社会实践(第一期)
带队老师:卢轩宇
负责人:朱庭均
团队成员:陈佳颖,陈页,陶芮 ,张晗莹 ,吴昊,刘静 ,刘亮赛,杨扬,朱子宸
参观反邪展区,筑牢思想防线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落实党中央关于反邪教、反诈骗宣传教育的重要部署,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金’钟防诈守正道,‘融’心反邪护万家” 反诈反邪实践服务团于暑期开展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基层、走进社区,围绕“反诈反邪”主题展开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与教育工作,切实增强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与老年人识邪、反邪、反诈意识,推动金融专业特色与社会责任同向同行。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邪教组织不断翻新手段,以虚假承诺、伪科学包装等隐蔽形式渗透至社会各个角落,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稳定。因此,加强反邪宣传、提升全民反邪意识已刻不容缓。为深入了解反邪宣传工作,增强对邪教危害的认知,筑牢思想防线,6月28日上午,实践服务团走进临平科技馆,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反邪展区参观活动。

活动伊始,实践服务团成员在临平科技馆科普辅导员陈丽老师的带领下,对反邪内容进行了深入了解。展区以沉浸式场景与多元化展示手段,图文并茂地介绍了邪教的定义、演变特征与社会危害。一幕幕真实案例的照片展现在眼前,令人触目惊心,深刻体会到反邪宣传的紧迫性与必要性。“为了凸显邪教主题的沉重感并增强警示性,展区整体以黑红色为主基调,营造出庄严肃穆又警觉意味浓厚的氛围,并配以引人注目的动画,增强与观众的互动。”陈丽老师介绍道。

随后,实践团还参观了科技馆的其他展区。据陈丽老师介绍,临平科技馆自2009年建成开放,总建筑面积达5000平方米,馆内以“探索·突破·创新”为主题,响应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设有植物展区、气象科普区、智慧图书区等特色板块,将互动体验、学科知识与科技前沿有机结合,为各年龄段观众打造沉浸式科学体验之旅。

此次参观不仅是一次知识积累之行,更是一次社会责任意识的觉醒。通过直观而富有创意的展览形式,反邪理念得以更广泛传播,真正践行了“守正道、护万家”的初心使命。
寓教于乐反邪诈,童绘安全新 “扇” 面
当日下午,为增强少年儿童对反诈反邪的识别能力与自我保护意识,实践服务团联合临平科技馆,组织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反诈反邪教育活动。通过参观展区、反诈小课堂、情景剧演绎及手绘反诈芭蕉扇等丰富多样的环节,让孩子们以轻松有趣的方式接触并理解相关知识,吸引众多小朋友踊跃参与。

活动首先由实践团成员陈页和吴昊带领孩子们参观反邪教育区,通过生动讲解与互动体验,让小朋友对反邪知识有了初步认知。

接着,反诈小课堂正式开讲。成员陈佳颖化身“反诈小老师”,借助精心制作的动画课件,将如冒充老师收资料费、游戏充值诈骗等常见手段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小故事,通过提问互动的方式,帮助孩子们在轻松氛围中掌握防骗技巧。

随后登场的是情景剧演绎。实践团成员生动再现三则真实诈骗场景,从骗子的甜言蜜语到整个行骗过程都细致呈现。演出结束后,团队与孩子们展开互动,详细讲解剧中诈骗的关键点与应对方式,使反诈知识深入人心。

最受欢迎的环节当属“画反诈反邪芭蕉扇”。实践团为孩子们准备了空白芭蕉扇与绘画工具,鼓励他们将刚学到的反诈反邪知识通过绘画形式表达。有的孩子画出识破骗子的卡通警察,有的则写上警示标语。孩子们举着自己亲手绘制的反诈扇子,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这些独一无二的扇子不仅凝聚着他们的劳动成果,更承载着他们的思想武装,成为传播反诈反邪理念的鲜明载体。
此次联合临平科技馆开展的反诈反邪教育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反诈反邪知识走进儿童心中,有效增强了他们的识别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助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更重要的是,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知识传播的过程,更是金融学子立足专业、服务社会的生动体现。作为新时代青年,金融学院学生在提升金融素养、传播专业知识的同时,也积极投身公共安全教育实践,用所学知识回应社会关切,将“金融守正、金融为民”的理念融入基层服务。
图文| 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赴杭州“‘金’钟防诈守正道,‘融’心反邪护万家”反诈反邪实践服务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