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学子推普助力乡村振兴
时间:2025-07-09 阅读:
红领巾小课堂搭起知识桥梁 国语夜校点亮村民学习热情
——人文学院暑期支教活动纪实
(来源:人文学院)
夏日送教暖人心,知识赋能助成长。为丰富当地孩子的暑期生活、提升村民的国语水平,近日,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胡杨学子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三下乡团队来到了巴楚县多来提巴格乡14村组织开展了红领巾小课堂和国语夜校活动,为乡村送去知识与希望。
活动前期,我们团队与当地村委会充分沟通,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村民的实际需求,精心设计了课程内容,明确了教学目标与课堂规范。参与授课的老师提前备课,准备了丰富的教学素材和互动环节,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了充分准备。
清晨的课堂上,红领巾小课堂正式开课。阿依苏丽坦·祖农老师首先向孩子们介绍了上课时间和纪律:“每天上午准时相聚,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孩子们眼中满是期待,整齐回应后,便投入到学习中。下午,袁铁林和乌麦提江老师则负责辅导孩子们的作业,还准备了成语和造句题目来丰富课堂。“‘锲而不舍’体现坚持不懈的精神,谁来造句?”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踊跃举手,纷纷给出自己的答案,课堂气氛十分热烈。
夜幕降临,国语夜校的灯光准时亮起。村民们放下一天的疲惫,陆续走进课堂。老师们从基础发音、常用词汇开始,耐心地教大家说普通话。“大家跟读‘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村民们认真跟读,虽然发音还不够标准,却都十分投入。一位村民说道:“以前和外地人交流难,现在要学好普通话,方便交流。”在课堂上,老师们还会结合日常生活场景,帮助村民理解和运用所学词汇,让大家在实践中提升国语能力。
此次活动收获颇丰。授课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提升了沟通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深刻体会到教育对于乡村发展的重要性;孩子们在小课堂中拓宽了视野,激发了学习兴趣;村民们通过夜校学习,国语水平得到了一定提升,对外面的世界有了更多向往。
(文/秦玉华 摄/吴佳欣)
作者:秦玉华 来源: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