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和科教兴国战略,同时激发乡村儿童的科学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2025年7月10日,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北斗星筑梦实践团队在河南省漯河市天边杨小学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物理实验课,用充满趣味的课堂打通知识与生活的边界,让乡村孩子平等享有科学启蒙的机会。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深刻揭示了科技对国家发展的核心驱动作用,而科技的进步离不开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的起点就在于基础教育。在资源有限的乡村,科技启蒙也许能成为点亮希望的“火种”,为乡村振兴注入由知识与创新孕育出的内生动力。当科技启蒙的种子在乡村扎根,当更多乡村孩子相信“知识能改变生活、科技能振兴家乡”,“第一生产力”就会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为科教兴国战略写下最鲜活的篇章。

图为孩子们探索物理实验 成姿铮 供图
在课堂上,团队成员采用实验教学法,并选择了常用来演示大气压强存在的经典实验——覆杯实验。实验利用大气压强对硬纸板产生的向上压力,抵消杯内水的重力,从而实现纸板覆盖倒置的杯子而水不流出的现象。团队成员先亲自动手演示,当把装满水的水杯倒过来时,杯子里的水在大气压强作用下没有流出,课堂顿时热闹起来。整个过程中,小朋友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眼睛紧紧盯着实验器材,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变化。演示完成后,团队成员向小朋友们介绍其中的原理,并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许多小朋友又紧张又期待,但是在操作成功后,喜悦和成就感溢于言表。当最后一个孩子放下杯子时,原本抽象的“大气压强”不再是课本上陌生的名词,而成了他们亲手触摸过的神奇力量。这个课堂不仅让乡村的小朋友们收获了物理知识,还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探索欲,团队成员也在这堂物理课的教学中也真切体会到了科技启蒙对于乡村教育的重要性。

图为团队成员给孩子们展示覆杯实验 苏灵敏 供图
除了经典的覆杯实验,团队成员还举办了一个纸张造桥比赛,根据纸桥的承重能力来找出最适合用来造桥的结构,让他们体会结构力学的奥妙。既让小朋友们在玩中学、学中思又培养了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图为孩子们自主搭建承重桥 梁文敏 供图
这场乡村趣味物理实验,既是一次科学启蒙的实践,更是大学生群体服务社会、扎根基层的生动体现。它以童趣为桥,连接了城市与乡村的教育资源;以科学为媒,呼应了国家对教育公平、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的战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