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凤鸣山哈,畲韵悠长|财会学子赴福安行畲乡沃土,绘三韵新卷

时间:2025-07-11     阅读: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宗教工作重要论述、来闽考察的重要讲话精神,2025年7月3日至6日,福建商学院财务与会计学院“凤鸣山哈,畲韵悠长”社会实践队伍,深入宁德福安畲乡腹地,在青石板路、错落古寨间开启了一场以青春丈量民族根脉、以行动浇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田野思政课。
  银锤不辍传薪火文脉长铸共同体
  踏入坂中廉岭村,古寨如凝固时光的画卷缓缓展开。在“福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畲族银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钟伏松的家里,我们见证了跨越时空的匠心接力:已有93岁高龄的他,即使视力不佳,依旧每日早晨都坚持打造银器,并收下来自浙江的徒弟。其儿子福安市第四批代表性传承人钟发清师傅说:“父亲传授手艺只是为了传承,只要有人愿意学,他都乐意教。”在钟师傅的指导下,队员接过小锤,体验银片上的千锤百炼,每一次落锤都叩问着历史的回音——那如“会说话的图画”的独特畲族图形文字,那承载着民族起源传说的蜘蛛纹与盘瓠图腾,在父子两代匠人的指间流转,化作中华文化基因库中生生不息的血脉。指尖触到的不仅是金属的温度,更是跨越代际、血脉相连的文化认同——它清晰宣告:每一道畲族纹饰,都是刻在中华民族共同体上的精神印记。
  桃葡生金聚合力畲汉同心拓富路
  “桃源”虎头村千亩桃林蔚然如云,溪塔葡萄沟的刺葡萄藤蔓蜿蜒成绿廊。在畲汉村民联合成立的产业中心,虎头村书记吴树灿摸着一箱箱带着畲族特色包装的水蜜桃自豪地说:“我们讲好畲族文化故事,创建‘畲’字品牌,让我们村的经济收入直接翻了好几番!”昔日山野间的刺葡萄,如今已串起溪塔村3A级景区的“金串串”。队员们穿行于桃林葡架,亲见畲汉村民共同将“老祖宗传下来的好东西”,经由电商新路与精深加工,点化成市场的“香饽饽”。吴书记点出了其中真谛:“让特色资源变成增收的‘甜蜜引擎’,正是共同体血脉相依、携手发展的生动注脚。”从传统种植到电商包装加工,从单一售卖到品牌打造,这条产业链条,正是畲汉人民在经济共同体中相互依存、共同繁荣的鲜活纽带。
  拳风浩荡凝魂魄碧血丹心护家园
  实践队伍深入康厝畲族乡,在金斗洋村领略畲拳刚劲,亲身体验一招一式,感受畲族传统武术承载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承。实践队与全国人大代表、金斗洋村书记钟团玉展开座谈,深入交流畲族文化保护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在座谈会上,钟书记目光灼灼:“作为传承人,我守护的是民族记忆的拳路;作为女当家,我践行的是'不分单一民族,共建共同家园'的共同体誓言!”并寄语实践队员,真正的学问不仅在课堂,更在广阔的乡野之间。要真正俯下身去,用脚步丈量土地,用心去感受乡情、民情、社情。
  实践队步入闽东畲族革命纪念馆,印入眼帘的是叶飞将军的评价:“在闽东三年游击战争最艰苦年代,畲族人民作用很大:第一,最保守秘密,对党很忠诚;第二,最团结。”泛黄的史料与斑驳的实物无声诉说着畲家儿女为家国大义抛洒热血的壮怀,畲族精神”与“民族团结”的号角,早已在血与火的淬炼中,以最深沉的信赖与最炽热的团结,铸就了休戚与共、生死相依的情感共同体根基。
  四天的畲乡行走,是青春与土地的深度对话。当银锤的敲击声传递着共同的文化基因,当桃林的丰收笑颜诉说着共同的经济奋斗,当畲拳的吐纳气势与纪念馆的无声诉说凝聚着共同的情感家园,我们真正触摸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蓬勃的生命力——它由文化认同奠基,由经济合作滋养,最终升华为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深沉情感。未来,实践队员将继续在田野中国、在民族村落中讲好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青春故事,守护好这份跨越千年的文化薪火。
  图1-1实践队漫步于廉岭古道
  图1-2畬银饰品展示图
  图1-3实践队队员参与畬银制作
  图1-4钟发清师傅展示古法畬银打制技艺
  图1-5实践队与传承人合影
  图2-1实践队与吴书灿书记交流学习
  图2-2实践队与溪塔村村民代表兰伏銮交流学习
  图2-3虎头村水蜜桃
  图2-4中国最美葡萄沟
  图3-1实践队与人大代表钟团玉书记交流学习
  图3-2钟团玉书记展示金斗洋村未来村貌规划图
  图3-3实践队队员体验畬家拳
  图3-4实践队伍参观闽东畲族革命纪念馆
  图3-5叶飞将军革命语录
  图4实践队伍合影
作者:“凤鸣山哈,畲韵悠长”社会实践队     来源:福建商学院财务与会计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