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筑牢新时代警校生理想信念根基,7月7日,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井冈红土寄蓝情”实践团一行13人赴江西干部学院,正式开启以“井冈红映警徽蓝,一堂穿越时空的必修课”为主题的暑期研学活动。通过沉浸式学习体验,引导警校学子深刻领悟井冈山精神,进一步强化使命担当。
缅怀英烈,在陵园中触摸信仰温度 研学首日,实践团成员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走进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苍松翠柏环绕下,陵园更显庄严肃穆。成员们整齐列队,向为井冈山革命斗争英勇献身的烈士敬献花圈,全体肃立默哀,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不朽功绩。
在讲解员的细致引导下,大家依次参观陵园门庭、纪念堂、碑林、纪念碑和雕塑园。每一处建筑、每一段文字、每一座雕塑,都承载着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峥嵘记忆。从红军将士浴血奋战的壮烈场景,到群众支援革命的鱼水情深,一个个鲜活故事让成员们深刻感悟到革命先辈坚定的理想信念与无私的奉献精神。先烈们穿越时空的信仰力量,直抵人心,让“忠诚”二字在警校生心中愈发厚重。
实践团向革命烈士敬献花圈 ┃ 实践团听取红色故事

实践团向烈士碑敬礼
深学细悟,在课堂上汲取精神滋养 在江西干部学院,实践团成员参与了内容丰富的专题党课学习。课程特别邀请井冈山精神传承者——曾志同志之孙石草龙、甘祖昌将军孙女甘红梅等嘉宾,他们结合家族往事与自身经历,从不同历史维度生动讲述井冈山精神的形成脉络、发展历程与时代价值。曾志同志舍小家为大家的革命情怀,甘祖昌将军解甲归田建设家乡的实干担当,让学员们对井冈山精神的时代传承有了更真切的体会。
随后的情景教学环节中,情景剧以新颖形式再现革命先辈在特殊历史时期的坚定选择与无私奉献。演员们用真挚的表演,将先烈们面对生死考验时的忠诚与担当演绎得淋漓尽致,让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变得鲜活可感,深深触动在场每一位学员的心灵。
实践团成员参与专题党课学习
寻访旧址,在遗迹中重温革命历程 次日,实践团踏着先辈足迹,实地踏访多处革命旧址。在八角楼——毛泽东同志井冈山时期的办公地,成员们驻足于煤油灯旁,详细了解《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光辉著作的诞生背景,深刻感悟“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的历史必然性,体会先辈们在艰难处境中探索革命道路的理论勇气。
来到黄洋界哨口,1928年保卫战中红军以少胜多的壮举仿佛就在眼前。在研学老师的讲解下,大家重温红军凭借天险与智慧阻击敌军的英勇历程,深切感受革命先辈的无畏胆识与军民同心的强大力量。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成员们通过大量珍贵文物史料、影像资料和复原场景,系统回顾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创建到发展的艰苦历程。袁文才、王佐协助我党扎根井冈山的事迹,让大家对“依靠群众”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随后,实践团还走访大井毛泽东朱德旧居、小井红四军医院旧址,在简陋的环境中感悟红军将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拜谒曾志同志之墓和革命烈士纪念碑,在庄严肃穆中体悟革命精神的代代相传。通过这一系列走访,成员们对“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的井冈山精神内涵有了更为系统的把握。
实践团成员参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 实践团参观朱德与陈毅故居

实践团成员参观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
传承精神,以行动践行时代使命 此次“井冈红土寄蓝情”实践团井冈山研学活动是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和精神洗礼。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通过实地学习,对党的光辉历史和伟大精神有了更系统、更直观的认识,心灵受到强烈震撼,思想得到深刻升华。
同时,此次活动也是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深化实践育人、强化忠诚教育的重要举措,有效激发了青年学子的爱国热情和报国之志,为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注入了红色动力。
作为新时代预备警官,他们将以革命先辈为标杆,把在井冈山汲取的精神力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始终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忠诚警魂,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矢志不渝投身新时代司法行政事业,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誓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