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法商赋能绘新篇 红韵荣臣谱振兴 |三江学院法商学子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纪实

时间:2025-07-14     阅读: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强化农业农村法治保障,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三江学院法商学院 “普法惠农先锋队” 法商赋能乡村实践队在指导老师刘万美、朱振伦、汪菲等带领下,于 6 月 30 日至 7 月 8 日赴扬州市江都区丁沟镇荣臣村,开展以 “跨境播破圈・红韵法赋能” 为主题的暑期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法商智慧与红色活力。

图为小队三下乡伊始合照

实践期间,团队深入荣臣村的田间地头、村办企业、村民家中,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村委会座谈等多种形式,全面摸排当地在知识产权保护、电商运营合规、跨境贸易渠道等方面的现实需求。在与村民的交流中,队员们发现,不少农户对商标、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概念了解甚少,遭遇过农产品包装被仿冒、假农资坑害等问题却不知如何维权;村办企业和合作社则面临着品牌建设滞后、电商直播话术不规范、跨境出口资质不足等困境。针对这些痛点,团队形成了《乡村法商需求清单》,为后续精准服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图为企业代表采访、各地调查调查照片

围绕调研发现的问题,团队精准开展普法与赋能行动。在村集市设置 “沉浸式普法” 摊位,通过 “真假农资辨识台”“商标注册咨询站” 等互动形式,发放《农产品维权手册》300 余份,用村民听得懂的案例讲解商标侵权、虚假宣传等法律风险。针对企业需求,团队分层开展 “品牌防侵权” 培训,从商标注册流程到维权证据固定,从电商直播合规话术到跨境贸易合同规范,手把手指导企业规避法律风险。同时,团队还开设 “村民防诈课堂”,通过情景剧演绎电商诈骗套路,教授大家识别 “假客服退款”“刷单返利” 等陷阱,提升村民风险防范能力。

图为小队进行防诈宣课堂、商标辨识座谈会照片

为打通农产品销售链路,团队策划并执行 “荣臣好物” 助农直播。从选品审核、宣传话术合规把关到售后体系搭建,全程提供专业支持,将直播间搬到茶园、菌菇棚等生产一线,让消费者直观感受产品品质。首场直播便实现销售额 8 万余元,带动 “神谷丰” 大米等特色农产品溢价 15%。针对跨境贸易需求,团队发挥国际经济贸易专业优势,协助 3 家企业完成出口资质预审,指导包装改造以符合海外市场标准,并开展 “跨境人才雏鹰计划” 培训,教授 TikTok 店铺运营、跨文化沟通等知识。7 月 6 日,“荣臣珍品出海” TikTok 英文场直播成功举办,吸引东南亚 20 余家采购商咨询,为农产品 “走出去” 开辟了新路径。

图为小队在村委会直播“荣臣红”产品

荣臣村是烈士濮荣臣命名的红色村庄,团队深度挖掘红色资源,将革命精神与产业发展相融合。组织 “重走烈士抗日路线” 沉浸式体验活动,实地参观红色革命基地;制作《红色足迹数字地图》小程序,实现 “扫码听事迹、定位看遗址”;推出“荣臣红” 系列农产品,让红色文化成为品牌溢价的 “催化剂”。在 “荣臣精神讲堂” 上,老党员与返乡青年围绕 “红色基因与乡村振兴” 展开讨论,大家纷纷为村庄发展建言献策。

图为小队参观红色革命基地照片

此次实践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

队长房静表示:“看到村民们因为我们的讲解而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看到农产品通过直播卖出好价钱,所有的辛苦都值得。” 队员佟志浩在总结中写道:“荣臣村的实践让我明白,乡村振兴需要专业知识,更需要扎根基层的耐心与担当。” 指导老师朱振伦评价道:“同学们将知识产权、电商法律、国际贸易等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乡村的实效,既助力了乡村振兴,也锤炼了自身本领,真正实现了‘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实践虽已落幕,但团队与荣臣村的联系仍在延续。后续,他们将根据实践成果,持续提供品牌建设、跨境贸易等方面的远程支持,让法商赋能的种子在乡土大地持续生长,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青春力量。

(通讯员:房静 朱振伦)

 

作者:三下乡网     来源:三下乡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